[發明專利]數據圖表生成方法與電池組保養維護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2410.3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090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郭東旭;馮旭寧;鄭岳久;韓雪冰;盧蘭光;歐陽明高;何向明;楊耕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367 | 分類號: | G01R31/367;G01R31/396;G01R31/378;G01R31/388;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進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劉誠;哈達 |
| 地址: | 10008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組 保養 數據圖表 放電量 電池單體 維護 鋰離子電池組 充放電循環 非線性問題 端電壓 單體容量 電池數據 荷電狀態 小電池 構建 均衡 申請 | ||
1.一種數據圖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測電池組經歷充放電循環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
依據所述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分別計算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以及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以及
依據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與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的關系,生成第一數據圖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數據圖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測電池組經歷充放電循環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的步驟,包括:
在所述待測電池組經歷一次充放電循環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充電時間數據和放電時間數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數據圖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待測電池組經歷一次充放電循環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充電時間數據和放電時間數據的步驟,包括:
對所述待測電池組充電并設定開始充電的時刻為0,直至所述待測電池組中,最大端電壓電池單體的端電壓達到充電截止電壓時,記錄當前時刻,作為電池組滿充時刻tmax;
在所述最大端電壓電池單體的端電壓達到充電截止電壓后,對所述待測電池組繼續充電,直至所述待測電池組中,所有待測電池單體的端電壓均達到充電截止電壓,記錄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達到充電截止電壓的時刻ti,i為所述電池單體的數量,且i為正整數;
靜置所述待測電池組,持續第一預設時間段;
在所述第一預設時間段結束后,對所述待測電池組放電,直至所述待測電池組中,最小端電壓電池單體的端電壓達到放電截止電壓時,記錄當前時刻,作為電池組滿放時刻tmin;以及
在所述最小端電壓電池單體的端電壓達到放電截止電壓后,對所述待測電池繼續放電,直至所述待測電池組中,所有待測電池單體的端電壓均達到放電截止電壓,記錄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達到放電截止電壓的時刻Ti,i為所述電池單體的數量,且i為正整數。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數據圖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據所述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分別計算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以及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的步驟,包括:
依據下列算式,獲取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
其中,Qi為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Ti為所述待測電池單體達到放電截止電壓的時刻,ti為所述待測電池單體達到充電截止電壓的時刻,I1為放電電流;
依據下列算式,獲取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充電差異電量:
其中,Eci為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充電差異電量,ti為所述待測電池單體達到充電截止電壓的時刻,tmax為電池組滿充時刻tmax,I2為充電電流;以及
獲取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和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充電差異電量之差,得到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
5.一種數據圖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測電池組經歷充放電循環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
依據所述各個待測電池單體的電池數據分別計算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以及每一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
依據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額定容量與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可放電量的關系,生成第一數據圖表;以及
將所述待測電池組投入使用,在持續第二預設時間段后,分別獲取所述待測電池組中,各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實際電池數據,依據所述各個所述待測電池單體的實際電池數據和所述第一數據圖表,生成第二數據圖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241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