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及環保型溫拌再生瀝青路面混合料有效
申請號: | 201910362034.8 | 申請日: | 2019-04-30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5490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2-19 |
發明(設計)人: | 張文武;何兆益;劉鵬;楊德勝;蔣文清;王珊珊;李韋劍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大學 |
主分類號: | C08L95/00 | 分類號: | C08L95/00;C08L91/00;C08K5/103;C08K5/10;C08K5/20;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濟南千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華 |
地址: | 250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環保 瀝青 再生 型溫拌 瀝青路面 混合 | ||
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及環保型溫拌再生瀝青路面混合料,所述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由A組分和B組分組成;所述A組分由單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油酸二乙醇酰胺按22.2:12.9:11.1的質量份數比混合而成;所述B組分由亞麻油和環氧大豆油按46.6:7.2的質量份數比混合而成;本發明的有益技術效果是:提出了一種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及環保型溫拌再生瀝青路面混合料,該方案所采用的溫拌再生劑,能有效降低新瀝青的粘度,同時對老化瀝青的性能起到恢復效果,降低廠拌熱再生過程中對RAP加熱溫度的要求,減少瀝青二次老化,對提高RAP的利用效率起到重要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瀝青路面混合料制作技術,尤其涉及一種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及環保型溫拌再生瀝青路面混合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交通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工程界對公路的綠色養護需求也在不斷提高;廢舊瀝青混合料(RAP)是一種重要的、可循環再生利用的自然資源,在道路建設和養護工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瀝青路面常見的再生方式主要有就地冷再生、就地熱再生、廠拌冷再生和廠拌熱再生四種,其中,廠拌熱再生技術由于具有適用性廣、操作靈活、施工質量易保障等優點,被我國普遍采用。
常見的廠拌熱再生技術一般采用“雙滾筒”拌和樓進行生產,拌和之前需要對RAP進行二次加熱,加熱溫度高達150℃~180℃,在這種溫度條件下瀝青會二次老化,對瀝青混合料的性能存在不利影響;
瀝青溫拌技術起源于1995年的歐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相繼出現了多種溫拌技術;發明人考慮將溫拌技術與瀝青再生技術相結合,以使瀝青再生效果得到進一步改善。
發明內容
針對背景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由A組分和B組分組成;所述A組分由單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油酸二乙醇酰胺按22.2:12.9:11.1的質量份數比混合而成;所述B組分由亞麻油和環氧大豆油按46.6:7.2的質量份數比混合而成。
前述方案的原理是:單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油酸二乙醇酰胺都屬于親油型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其中,單硬脂酸甘油酯主要起調節瀝青粘度、提高瀝青延度的作用,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主要起潤滑、增塑、分散劑作用,油酸二乙醇酰胺主要起降低瀝青粘聚性、提高瀝青與集料相容性的作用,因此,A組分也可叫作溫拌劑;亞麻油和環氧大豆油的主要作用是補充瀝青老化后缺失的化學成分、增加瀝青的塑性,因此,B組分也可叫作再生劑;A組分和B組分的配比無直接關系,A組分的用量與瀝青總量有關(具體配比關系參見后文),B組分的用量與廢舊瀝青路面混合料中的瀝青量相關(具體配比關系參見后文);
關于“老化瀝青”發明人作如下說明:一般來說,對廢舊瀝青路面混合料作再生處理時,是不會對廢舊瀝青路面混合料中的瀝青和集料作分離的,但為了確定A組分、B組分各自的質量份數,需要對新加入的瀝青和廢舊的瀝青進行界定,因此,前述方案才定義了“老化瀝青”這一概念。
基于前述方案,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的制作方法,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如前所述,所述制作方法包括:1)在50℃~60℃條件下,使單硬脂酸甘油酯充分融化;
2)在50℃~60℃條件下,向單硬脂酸甘油酯中加入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油酸二乙醇酰胺,攪拌10~15min,得到混合物A;
3)在50℃~60℃條件下,向混合物A中加入環氧大豆油和亞麻油,以3000~3500r/min的轉速攪拌均勻,得到環保型瀝青溫拌再生劑。
基于前述方案,本發明還提出了一種溫拌劑,其創新在于:所述溫拌劑由單硬脂酸甘油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和油酸二乙醇酰胺按22.2:12.9:11.1的質量份數比混合而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大學,未經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重慶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203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