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單元列車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61880.8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4586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3 |
| 發明(設計)人: | 梅文慶;何海興;張朝陽;白金磊;熊佳遠;李衛紅;陳華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18 | 分類號: | B61L23/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華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李哲偉;張文娟 |
| 地址: | 412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單元 列車 自由 控制 方法 系統 | ||
一種基于單元列車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統,其中,該方法包括:步驟一、在列車駛向前方停靠站點時,獲取需要進站停靠的單元列車,得到待停靠單元列車;步驟二、根據待停靠單元列車在整個列車中的位置,確定解列控制模型;步驟三、根據解列控制模型,對列車進行解列控制,使得待停靠單元列車駛入停站股道線路,列車中的其他單元列車駛入通過股道線路。本方法在現有的基礎設施上,只需改造進出站的信號聯鎖控制,且單元列車改動少,改造成本低,可行性高,其在實施過程中不涉及到站下車旅客在車廂內的轉移,相較于現有技術,其具有更高的可行性,不僅有效的避免單元列車改造技術難題,而且可以大幅的降低單元列車的改造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單元列車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在中國,全國高鐵總里程到2020年將會達3萬多公里,可見高速鐵路是國家的重要基礎設施、大眾化的交通工具。由于高鐵具備出行經濟、快捷、安全等特征,已成為一種受廣泛使用的交通運輸工具。
但是,由于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且資源分布不均,這樣也就導致了高鐵運輸從起始站到終點站往往都設置了多個中途站點,再加上每趟車前方的停靠站不一致,就會為高鐵運營以及旅客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單元列車的自由解列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驟一、在列車駛向前方停靠站點時,獲取需要進站停靠的單元列車,得到待停靠單元列車;
步驟二、根據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在整個列車中的位置,確定解列控制模型;
步驟三、根據所述解列控制模型,對所述列車進行解列控制,使得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駛入停站股道線路,所述列車中的其他單元列車駛入通過股道線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步驟二中,
如果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為尾部單元列車,則將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確定為尾部解列控制模型;
如果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為中部單元列車,則將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確定為中部解列控制模型;
如果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為頭部單元列車,則將所述解列控制模型確定為頭部解列控制模型。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尾部解列控制模型中,
獲取列車頭部距離道岔的距離,并判斷該距離是否達到第一預設距離,其中,如果達到,則啟動單元列車解列,并對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進行解編碼;
控制尾部單元列車與除所述尾部單元列車外的其他單元列車產生相對速度,使得列車頭部行駛至所述道岔時,所述尾部單元列車與前一節單元列車之間的間隔距離達到第二預設距離;
當所述尾部單元列車與所述道岔之間的距離達到所述第一預設距離時,控制道岔動作,使得所述道岔指向所述停站股道線路,進而使得所述尾部單元列車駛入停站股道線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中部解列控制模型中,
獲取列車頭部距離道岔的距離,并判斷該距離是否達到第一預設距離,其中,如果達到,則啟動單元列車解列,并對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進行解編碼;
控制中部單元列車與除所述待停靠單元列車外的其他單元列車產生相對速度,使得列車頭部行駛至所述道岔時,所述中部單元列車與頭部單元列車之間的間隔距離達到第二預設距離;
當所述中部單元列車與所述道岔之間的距離達到所述第一預設距離時,控制道岔動作,使得所述道岔指向所述停站股道線路,進而使得所述中部單元列車駛入停站股道線路。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在所述中部解列控制模型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經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88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