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慧實訓方法及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633.8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87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姜敏;許儉;張宇霄;俞小敏;楊樂晨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 |
| 主分類號: | G06Q50/20 | 分類號: | G06Q50/20;G09B5/00;G06K9/00;G07C1/1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國誠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楊淑霞 |
| 地址: | 215104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員信息 匯總分析 實訓設備 上傳 存儲 采集 人臉識別技術 學生 比對結果 帶電操作 反饋結果 分配管理 人臉識別 人臉信息 實訓教學 比對 調取 分配 工位 空閑 反饋 課程 教師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慧實訓方法及系統,其中,所述智慧實訓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預先采集人員信息,并將采集的人員信息進行存儲;S2、識別請求人員的人臉信息,調取存儲的對應人員信息,并進行比對;S3、根據比對結果,進行分配并反饋結果;S4、分配給學生的實訓設備所在的工位對學生進行二次人臉識別;S5、學生完成非帶電操作部分的基礎實訓項目,并生成基礎實訓報告,完成后續實訓項目,生成并上傳完整實訓報告;S6、教師端匯總分析上傳的各實訓報告,并反饋匯總分析結果。本發明的智慧實訓方法基于人臉識別技術,對請求的人員進行識別,并根據其所要進行的課程,按照實訓設備的空閑情況進行分配管理,其為實訓教學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實訓教學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慧實訓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實訓教學是指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教學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教學過程理論結合實踐,更強調學生的參與式學習,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提高。實訓設備是實訓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教學設備,依靠實訓設備可幫助學生完成設計的實訓項目。然而,目前實訓設備的管理,如實訓教室的分配、實訓設備的權限管理等主要依靠人工方式實現,其占用人力、效率較低、智慧化程度差,不符合現代化教學的發展需求。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提出進一步地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智慧實訓方法及系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智慧實訓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S1、預先采集人員信息,并將采集的人員信息進行存儲;
S2、識別請求人員的人臉特征,調取存儲的對應人員特征,并進行比對;
S3、根據比對結果:如為教師,獲取空閑實訓教室的信息,分配空閑實訓教室給請求的教師,并將結果進行反饋;如為學生,獲取空閑實訓設備的信息,分配空閑的實訓設備給請求的學生,并將結果進行反饋;
S4、分配給學生的實訓設備所在的工位對學生進行二次人臉識別,若與第一次識別的人臉信息一致,根據上電邏輯對所在工位的實訓設備進行上電,否則提示錯誤;
S5、學生完成非帶電操作部分的基礎實訓項目,并生成基礎實訓報告,教師檢查上傳到基礎實訓報告,教師到達基礎實訓報告來源的工位處確認基礎操作是否無誤,如無誤,啟動實訓設備電力裝置,完成后續實訓項目,生成并上傳完整實訓報告;
S6、教師端匯總分析上傳的各實訓報告,并反饋匯總分析結果。
作為本發明的智慧實訓方法的改進,通過掃描人員信息、采集模塊二維碼的方式采集人員信息,所述人員信息包括:學生人員信息、教師人員信息、參觀人員信息;
所述學生人員信息包括:人臉信息、姓名、性別、班級、年級、專業、興趣方向;所述教師人員信息包括:人臉信息、姓名、性別、課程名稱、授課時間段、授課對應班級;所述參觀人員信息包括:人臉信息、性別、到訪時間段。
作為本發明的智慧實訓方法的改進,根據比對結果:如為教師,根據授課時段下的課程,獲取空閑實訓教室的信息,分配空閑實訓教室給請求的教師,并將教師姓名、實訓課程、實訓教室進行反饋;如為學生,根據其所在班級授課時段下的課程以及授課教師,獲取實訓教室內的空閑實訓設備的信息,分配空閑的實訓設備給請求的學生,并將學生姓名、班級、實訓課程、實訓教室、實訓設備工位號進行反饋。
作為本發明的智慧實訓方法的改進,所述步驟S3還包括:判斷是否滿足授權的時間節點,如滿足則將結果進行反饋,否則提示未到開課時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未經蘇州建設交通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63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