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094.8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181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宣洪祥;周大浩;張猛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豐源車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02 | 分類號: | B60R19/02;B60R19/4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黃景燕 |
| 地址: | 236800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后防撞裝置 電動車 防撞桿 防撞輪 新能源 壓力傳感器 車箱 支架 環衛車 車頭 車箱后部 車箱尾部 底部連接 視線盲區 支架兩端 報警器 控制器 有壓力 障礙物 傳感器 防撞 清掃 駕駛 室內 | ||
1.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所述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包括車頭和設置在車頭后部的車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裝置包括設置在車箱尾部下側的防撞桿和防撞輪,所述防撞桿設置在車箱后部,所述防撞輪設置在車箱兩側,防撞桿上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與車箱底部連接,兩防撞輪分別設置在支架兩端,所述支架與防撞桿和防撞輪之間均分別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一和壓力傳感器二,所述壓力傳感器一和壓力傳感器二上連接有控制器和報警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架和移動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車箱底部,所述移動架連接在固定架底部,所述防撞輪和防撞桿均與移動架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兩并排設置在車箱底部且均與車箱中線平行的滑桿,兩滑桿之間設置有與滑桿平行的螺桿,所述兩滑桿和螺桿兩端均分別穿過有固定拉板,所述固定拉板與車箱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移動架包括分別套接在兩滑桿和螺桿上的移動拉板,三移動拉板底部連接有一移動板,所述防撞桿連接在移動板遠離車箱的側面,兩防撞輪分別連接在移動板兩端。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板與防撞桿之間設置有連接柱,所述連接柱靠近防撞桿的端部和移動板兩端均分別設置有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所述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內分別設置有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所述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置于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內部份設置有限位環一和限位環二,所述限位環一和限位環二兩側的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上分別套接有螺旋彈簧,所述壓力傳感器一和壓力傳感器二分別設置在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底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外部分別套接有壓蓋一和壓蓋二,所述壓蓋一與壓蓋二分別與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的外側壁可拆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一和連接桿二遠離圓柱孔一和圓柱孔二的端部分別與防撞桿和防撞輪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桿為圓弧桿,所述圓弧桿弦長與兩防撞輪間最小距離相適應,所述兩防撞輪之間最小距離大于車箱寬度。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新能源環衛電動車后防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靠近防撞桿端部設置有搖桿,所述螺桿長度與移動拉板距離防撞桿間最大距離相適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豐源車業有限公司,未經安徽豐源車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094.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多點集中接地裝置以及多點集中接地系統
- 下一篇:車輛前部的骨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