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61063.2 | 申請日: | 2019-04-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573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啟揚;楊波;楊肖;楊冬梅;杜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K5/06 | 分類號: | C09K5/0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劉艷艷;董建林 |
| 地址: | 21110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機相變材料 復合相變儲熱材料 氣相二氧化硅 吸附載體材料 氮化鋁 高導熱 抗氧化 制備 氯化鈉 高導熱率材料 高熱導率材料 氯化鉀 質量百分比 導熱系數 空氣環境 漏液現象 相變過程 原料組成 制備過程 質量比 封裝 配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其原料組成為:無機相變材料、吸附載體材料和高熱導率材料;無機相變材料由40%~50%的氯化鈉和50%~60%的氯化鉀配置而成,總量為100%,所述百分比均為質量百分比;吸附載體材料為氣相二氧化硅;高導熱率材料為氮化鋁。無機相變材料:氣相二氧化硅:氮化鋁的質量比為6:1:(1~3)。組分合理,制備過程簡單,導熱系數高,便于封裝及使用,適用于高溫、空氣環境中,且相變過程中不會出現漏液現象。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復合材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儲能技術旨在解決能量供給在時間和空間上的不連續問題,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徑。在供電行業“削峰填谷”、航天航空、新能源利用、工業余熱回收以及民用建筑采暖等方面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相比于化學蓄電,儲熱技術具有儲能(熱能)容量大、穩定性強、成本低環保等優勢。
相變儲熱材料具有儲熱密度大、相變過程近似等溫、過程易控制等優點。其中無機鹽因其價格低、安全性高、相變溫度易調配等優點,在儲熱領域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是單純的無機鹽普遍存在導熱系數低,相變過程熱阻不斷變化,具有一定的腐蝕性等問題。目前,研究復合型相變儲熱材料是解決以上問題的主要途徑。
目前,復合型相變儲熱材料多面向中低溫儲熱領域,難以應對高溫狀態下氧化、分解、腐蝕等問題。且制備過程中多添加有水、乙醇、粘合劑等,材料需要烘干,制備過程復雜,且燒結過程中容易形成孔隙,影響導熱系數。
發明內容
目的: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其原料組成為:無機相變材料、吸附載體材料和高熱導率材料;
所述無機相變材料由40%~50%的氯化鈉和50%~60%的氯化鉀配置而成,總量為100%,所述百分比均為質量百分比;
所述吸附載體材料為氣相二氧化硅;所述高導熱率材料為氮化鋁。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無機相變材料:氣相二氧化硅:氮化鋁的質量比為6:1:(1~3)。
更為優選的,所述無機相變材料:氣相二氧化硅:氮化鋁的質量比為6:1:3。
另一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無機相變材料;分別按質量分數40%~50%和50%~60%,稱取氯化鈉和氯化鉀,使用打粉機攪拌均勻,即得無機相變材料;
(2)稱取一定量的氣相二氧化硅,與步驟(1)制得的無機相變材料混合,用打粉機攪拌均勻;
(3)將步驟(2)混合均勻后的樣品,置于電加熱爐中,750℃加熱2~3小時;
(4)將步驟(3)加熱后的樣品取出,在室溫中冷卻,然后用打粉機打粉;
(5)稱取一定量的氮化鋁粉體,與步驟(4)制得的樣品混合,用打粉機攪拌均勻;
(6)稱取一定量步驟(5)制得的樣品,放入模具中,使用壓力機壓制成塊狀樣品;
(7)取步驟(6)制得的塊狀樣品,置于電加熱爐中,800℃進行燒結,冷卻后得到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的制備方法,打粉機轉速為34000r/min,粉碎細度為70~300目。
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的高導熱抗氧化復合相變儲熱材料的制備方法,所述氣相二氧化硅的細度為200~400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6106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