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載顯示裝置及其轉動機構、車輛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52665.1 | 申請日: | 2019-04-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09180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錦章;葉方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1/02 | 分類號: | B60R1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周昭;侯武嬌 |
| 地址: | 511458 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豐澤東路106***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球頭連接件 旋轉軸線 第二構件 車載顯示裝置 轉動機構 連接件 承窩 對徑 鎖止 顯示屏 用戶操作顯示屏 副駕駛位 可操作地 旋轉位置 用戶觀看 轉動運動 球形面 舒適性 儀表板 主駕駛 切點 相切 接納 視野 觀看 保證 | ||
本發明涉及一種轉動機構,第一構件具有球頭連接件;第二構件具有用于接納球頭連接件的承窩連接件;承窩連接件被構造為允許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彼此可操作地繞旋轉軸線作轉動運動,且使第一構件和第二構件在不受操作的狀態下能夠保持鎖止于任一旋轉位置;旋轉軸線位于與球頭連接件的球形面相切并以球形面的對徑點為切點的平面上,且旋轉軸線經過球頭連接件的球形面的對徑點。當用戶操作顯示屏,顯示屏可以繞旋轉軸線相對儀表板作旋轉運動,從而調整顯示屏到合適的位置并在不受操作時保持相互鎖止,以在保證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夠適應不同的駕駛員的視野,以及適應主駕駛和副駕駛位的觀看需求,提高用戶觀看的舒適性。還提供一種車載顯示裝置及車輛。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車輛制造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車載顯示裝置及其轉動機構、車輛。
背景技術
車載顯示裝置是安裝在車輛上,用于顯示文字、圖像、動畫及視頻的設備。隨著現有車輛在娛樂化和智能化上的要求不斷提高,以及移動設備的日益普及,使車載顯示裝置的功能及形式也日趨豐富。可與手機及電腦互聯、能與互聯網連接的多功能、大尺寸的顯示屏已成為未來發展的主流趨勢。
現有設計中,車載顯示裝置是固定安裝在車輛儀表板上,當駕駛人員或乘坐人員觀看車載顯示裝置時,通常需要在特定的位置和角度進行觀看,才能較為清晰的看到車載顯示裝置中的內容,對用戶造成不便,影響觀看體驗。且固定式的車載顯示裝置,會產生對部分駕駛員的視野造成干擾的反射光,存在發生交通事故的隱患。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之一,提供一種車載顯示裝置及其轉動機構、車輛,以提高用戶觀看的舒適性,同時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一種轉動機構,包括:
第一構件,具有球頭連接件;及
第二構件,具有用于接納所述球頭連接件的承窩連接件;
其中,所述承窩連接件被構造為允許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彼此可操作地繞旋轉軸線作轉動運動,且使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在不受操作的狀態下能夠保持鎖止于任一旋轉位置;
所述旋轉軸線位于與所述球頭連接件的球形面相切并以所述球形面的對徑點為切點的平面上,且所述旋轉軸線經過所述球頭連接件的球形面的對徑點。
上述的轉動機構,應用于車載顯示裝置時,當用戶操作例如顯示屏,顯示屏可以繞前述的旋轉軸線相對儀表板作旋轉運動,從而調整顯示屏到合適的位置并在不受操作時保持相互鎖止,以在保證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夠適應不同的駕駛員的視野,以及適應主駕駛和副駕駛位的觀看需求,提高用戶觀看的舒適性。此外,還可以避免產生對駕駛員的視野造成干擾的反射光,從而降低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承窩連接件被構造為允許所述第一構件和所述第二構件之間進行預設旋轉角度范圍內的旋轉運動。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預設旋轉角度為60度。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構件包括主體部、所述球頭連接件,以及位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球頭連接件之間頸部。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頸部縱長地連接于所述主體部和所述球頭連接件之間;
所述頸部縱長方向的中軸線經過所述球頭連接件的球心,且與所述旋轉軸線垂直。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構件還包括貫穿所述第一構件的線束通道。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線束通道的徑向尺寸大于線束的外徑;
所述線束通道的徑向尺寸自所述第一構件遠離所述第二構件的一端至所述第一構件靠近所述第二構件的一端逐漸增大。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線束通道的中軸線經過所述球頭連接件的球心,且與所述旋轉軸線相互垂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汽蔚來新能源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526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