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48167.X | 申請日: | 2019-04-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037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fā)明(設計)人: | 張智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B60L53/38 | 分類號: | B60L53/38;B60L53/34 |
| 代理公司: | 寧波甬致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嚴波 |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動汽車 無線 充電 系統 | ||
1.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適配的充電器(1)和接收器(2),所述充電器(1)預埋于路面下方,所述接收器(2)通過升降機構(3)安裝于車輛(4)底部,所述車輛(4)上設有控制模塊(5),所述升降機構(3)與控制模塊(5)信號連接,所述控制模塊(5)通過控制升降機構(3)驅使接收器(2)沿豎直方向活動,當車輛(4)帶動接收器(2)平移至所述充電器(1)的上方時所述充電器(1)與接收器(2)通過以下步驟完成無線充電:
S1、判斷接收器(2)下方是否存在處于開啟狀態(tài)的充電器(1),若存在則發(fā)出可充電信號;
S2、控制模塊(5)接收可充電信號,然后通過升降機構(3)驅使接收器(2)下行至所述接收器(2)處于工作位置,以使得所述接收器(2)與充電器(1)之間進行無線電能傳輸;
S3、判斷車輛(4)內蓄電池的電量,當電量達到滿值時發(fā)出滿電量信號;
S4、控制模塊(5)接收滿電量信號,然后控制升降機構(3)以及升降機構(3)上的接收器(2)復位;
此外,上述步驟S2之前所述控制模塊(5)讀取車輛的車速信息,若車輛(4)的車速為零值則步驟S2中處于工作位置的接收器(2)與充電器(1)所在的路面貼合,若車輛(4)的車速為非零值則步驟S2中處于工作位置的接收器(2)與充電器(1)所在的路面之間留有間隙;
所述車輛(4)上安裝有車前位置傳感器(6),用于采集車輛(4)前方的路面信息,所述車前位置傳感器(6)采集的路面信息轉換成電信號輸送至控制模塊(5)內,所述控制模塊(5)基于路面信息判斷車輛(4)前方路面是否安全,若是則控制模塊(5)無視車前位置傳感器(6)的電信號,否則控制模塊(5)發(fā)出終止指令,所述升降機構(3)根據終止指令帶動接收器(2)復位;
所述車輛(4)上安裝有力傳感器(7),用于檢測車輛(4)行駛過程中轉彎產生的水平離心力的大小,所述控制模塊(5)接收力傳感器(7)反饋的水平離心力的檢測信號,且讀取車輛(4)的車速信息,然后將水平離心力的檢測值和車輛(4)的車速信息進行計算后得出車輛(4)的轉彎半徑,判斷所述轉彎半徑的數值是否小于標準值,若是則控制模塊(5)無視力傳感器(7)的檢測信號,否則控制模塊(5)發(fā)出終止指令,所述升降機構(3)根據終止指令帶動接收器(2)復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2中處于工作位置的接收器(2)與充電器(1)所在的路面之間的間隙大小與車輛(4)的車速呈正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電器(1)沿道路的長度方向延伸形成無線充電帶,當車輛(4)行駛于道路的無線充電帶上時所述車輛(4)底部的接收器(2)位于充電器(1)上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器(2)安裝于車輛(4)的底盤上,所述車輛(4)的底盤上內凹形成用于容置接收器(2)的容置腔(8),所述的升降機構(3)安裝于容置腔(8)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電動汽車用的無線充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模塊(5)集成于車輛(4)的車載中控上,所述的升降機構(3)采用電驅動的絲桿升降機,所述絲桿升降機的電機通過控制模塊(5)與車輛(4)上的蓄電池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未經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816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能自動充電的無人機停機裝置
- 下一篇:雙槍充電樁系統及充電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