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910342027.1 | 申請日: | 2019-04-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855892A | 公開(公告)日: | 2020-10-30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雪嬌;艾秀娟;宋海琛;胡紅武;王文博;劉竹昕 | 申請(專利權)人: |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00 | 分類號: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優(yōu)普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魯江 |
| 地址: | 110001 遼寧***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解 車間 天窗 氟化物 組織 排放 人工 檢測 方法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一種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及裝置,通過引風機調節(jié)風量大小,使煙氣在引風口中的流速等于風速計測定的電解車間通風器喉口風速;在煙氣在引風口中的流速與風速計測定的電解車間通風器喉口風速一致的情況下,測試引風口引入煙氣的氟化物濃度,即為天窗排放的氟化物濃度,通過溫度計測試的電解車間喉口溫度,可以將測試的氟化物濃度換算為標準狀態(tài)下的氟化物濃度;本發(fā)明還公開了實現該方法的裝置;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如下:檢測方便;測試結果準確可靠;可同時檢測氣氟和固氟;采樣結果具有代表性。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人工檢測方法,尤其涉及一種對于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yè)鋁電解槽在電解過程中散發(fā)以氟化物為主要污染物的電解煙氣,彌漫在電解車間,使勞動條件惡化,嚴重影響生產工人的身體健康。電解煙氣擴散到廠區(qū)周圍將污染大氣,給農牧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及人民生活帶來極大的危害。
電解鋁生產中,98%~99%的電解煙氣通過電解槽集氣系統(tǒng)和排煙管道進入電解煙氣凈化系統(tǒng)進行集中處理并達標后排放至大氣,即有組織排放。1%~2%的電解煙氣進入廠房,并大部分通過天窗支架排放至大氣,即無組織排放。
雖然無組織排放的電解煙氣所占比例很小,但其未經任何處理直接排放,對周圍環(huán)境影響較大。目前,沒有科學有效的對于電解車間無組織排放的檢測方法,無組織排放沒有得到有效的監(jiān)測和管控,進而導致企業(yè)不重視無組織排放,無組織減排措施發(fā)展緩慢,現有減排措施亦得不到廣泛的應用。在當前的環(huán)保形勢下,無組織排放已得到國家環(huán)保部門廣泛重視,急需科學有效的電解車間無組織排放的檢測方法。通過天窗無組織排放的準確檢測,可以逐步建立起天窗污染物排放與電解生產操作、凈化系統(tǒng)操作之間的關系,并借此指導電解生產操作,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集氣效率等。為國家推行無組織排放的監(jiān)控以及無組織排放減排措施的開發(fā)提供依據。因此,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的開發(fā)是至關重要的。
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檢測主要有以下幾個難點:
其一,天窗排放的氟化物分為氣氟和固氟,目前,對于氟化物的在線監(jiān)測裝置僅能檢測氣氟,且其準確度有待考察。因此,需要對天窗氣體進行人工采樣,化學分析其中的氟化物含量;
其二,天窗排放的氟化物濃度不僅與電解車間工況有關,亦與天窗通風量及通風口大氣溫度有關。因此,對于電解車間的無組織排放的檢測,采集的樣品通過分析得出氟化物的量,往往受到通風量及溫度的影響;
其三,電解車間工況復雜,單一的引風口無法代表整個檢測區(qū)域電解車間無組織排放的情況;
其四,電解車間氟化物無組織排放檢測是對于天窗排放的氟化物進行檢測,在其排放位置檢測難度較高。需在采樣時將樣品引至地面,再進行檢測。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電解車間的氟化物無組織排放,提供一種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該方法可以科學準確的檢測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的無組織排放情況。
一種電解車間天窗氟化物無組織排放的人工檢測方法,通過引風機調節(jié)風量大小,使煙氣在引風口中流速等于風速計測定的風速;調節(jié)的根據是按下述公式:
V2=nD12V1/D22
式中:
D1—引風口直徑
V1—風速計測定的喉口風速
V2—煙道總管風速
D2—煙道總管直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4202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