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307247.0 | 申請日: | 201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97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徐光偉;梅秋雄;李艷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恊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6 | 分類號: | H01F41/06;H01F4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湯東鳳 |
| 地址: | 215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支撐板 包膠 導針 旋轉夾持機構 包膠機構 移載機構 一體機 橫梁 斷線 繞線 三模 多角度翻轉 夾線機構 三維運動 三軸運動 上下運動 下表面 廢線 夾持 驅動 | ||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其包括三模組移載機構、受所述三模組移載機構驅動進行三維運動的第一支撐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上的且可多角度翻轉的導針橫梁、設置在所述導針橫梁下表面的若干導針、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上且可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上下運動的包膠機構、位于所述包膠機構下方的且用于夾持產品的旋轉夾持機構、位于所述旋轉夾持機構下方的且可進行XYZ三軸運動的夾線機構。本發明提高了包膠質量和包膠精度,減少了廢線的產生,提升了斷線效率和斷線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自動包膠繞線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全自動繞線機夾線機構移動機構多采用氣缸控制XY方向移動,無Z軸移動,線尾斷線不干凈、廢線過長等是業內難題。為實現包膠完全的自動化,包膠機構設置有多種部件以及驅動裝置,使得包膠機構的結構過于復雜、冗余,維護困難,制作成本較高。因此,結構簡單、經濟、高效、高精度的全自動包膠機成為市場所需。
主軸作為發動機或電動機上作為接受動力并將動力傳給其他機件的裝置,被廣泛的應用于加工中心和其他機床或機械裝備上,是決定整個裝備使用壽命和負載容量的關鍵組成部分。而一般的主軸由于材料和結構的局限性,難以解決因高速旋轉產生的熱穩定性、潤滑、同心度偏差等問題。
現有技術中的全自動繞線包膠機構一般存在以下缺陷:1)導針橫梁組件單邊氣缸控制,穩定性不好;氣缸加齒輪齒條機構結構復雜松散,難維護;2)夾線移動只有XY方向,且采用氣缸傳動,線尾斷線不易控、廢線過長;3)夾線機構采用氣缸加齒輪齒條機構外翻,退線需多次外翻動作,噪音大、機構壽命短;單個夾線手指對應一個氣缸,結構復雜、冗余,造成資源浪費;4)夾線手指零件多采用線切割、拋光加工工藝,生產成本高,生產周期長。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提高了包膠質量和包膠精度,減少了廢線的產生,提升了斷線效率和效果。
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其包括三模組移載機構、受所述三模組移載機構驅動進行三維運動的第一支撐板、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上的且可多角度翻轉的導針橫梁、設置在所述導針橫梁下表面的若干導針、設置在所述第一支撐板上且可相對于所述第一支撐板上下運動的包膠機構、位于所述包膠機構下方的且用于夾持產品的旋轉夾持機構、位于所述旋轉夾持機構下方的夾線機構、位于所述夾線機構下方的刮線板,所述夾線機構包括可進行180°翻轉的且可相對于所述刮線板上下運動的夾線軸,所述夾線軸翻180°后貼住所述刮線板再通過上下運動將線頭刮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一種全自動包膠繞線一體機的有益效果在于:實現了產品包膠、繞線、刮線一系列自動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產品包膠繞線的效率;且通過包膠機構與夾線機構的設計,提高了包膠質量和包膠精度,減少了廢線的產生,提升了斷線效率和刮線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板上部件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第一支撐板上部件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導針橫梁角度翻轉的驅動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包膠機構上下運動驅動部件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包膠機構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中包膠機構的背面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中膠帶切斷機構的驅動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恊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蘇州恊合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072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