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裝置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307029.7 | 申請日: | 2019-04-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29031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30 |
| 發明(設計)人: | 翟夢冉;王亞軍;馬治國;李旭東;王東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H04N5/232 | 分類號: | H04N5/2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堯;任默聞 |
| 地址: | 10019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視頻 性能 測評 抖動 軌跡 生成 方法 裝置 系統 | ||
1.一種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線性加速度傳感器和陀螺儀傳感器獲取多個被采樣者手持具備防抖功能的終端多次運動間拍攝視頻時對應的多個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其中,所述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包括3軸線性加速度數據和3軸角速度數據;
對所述多個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進行數據轉換,獲得多個第一多軸向位移數據,其中,每個第一多軸向位移數據組成一條抖動軌跡,所有抖動軌跡保存于運動軌跡數據庫;
無防抖功能的終端置于振動平臺上,該振動平臺為6軸振動平臺,將抖動軌跡數據庫中的每條抖動軌跡數據傳輸給6軸振動平臺,振動平臺根據抖動軌跡數據描述的軌跡再現抖動場景,無防抖功能的終端獲取每條抖動軌跡對應的抖動場景下的拍攝視頻,對所述拍攝視頻進行處理,獲得每條軌跡對應的測評數據;
以測評數據為聚類維度,采用聚類算法對多條抖動軌跡進行分類,獲得多個類別的抖動軌跡;
根據相應的測評數據,對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進行聚類有效性評估;
當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的聚類有效時,在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中選取到質心距離最小的抖動軌跡作為每一類別的代表性抖動軌跡,所述每一類別的代表性抖動軌跡應用于防抖測評的抖動場景模擬;
對所述多個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進行數據轉換,獲得多個第一多軸向位移數據,包括:
當所述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包括3軸線性加速度數據時,對3軸線性加速度數據采用時域二重積分進行數據轉換,獲得3軸線位移數據;
對所述多個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進行數據轉換,獲得多個第一多軸向位移數據,包括:
當所述第一多軸向運動數據包括3軸角速度數據時,對3軸角速度數據采用時域一重積分進行數據轉換,獲得3軸角位移數據;
所述每條軌跡對應的測評數據包括銳度時域標準差、銳度時域平均值、垂直方向位移的時域標準差、水平方向位移的時域標準差、沿攝像頭光軸轉角的時域標準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對3軸線性加速度數據采用時域二重積分進行數據轉換,獲得3軸線位移數據:
其中,N為采樣點個數,為第n+1個采樣點的線速度,為第一個采樣點的線速度,為第n個采樣點的線性加速度,為第n+1個采樣點的線性加速度,tn+1為第n+1個采樣點的時刻,tn為第n個采樣點的時刻;為第n+1個采樣點的線位移,為第n個采樣點的線速度。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方式對3軸角速度數據采用時域一重積分進行數據轉換,獲得3軸角位移數據:
其中,N為采樣點個數,為第n+1個采樣點的角位移,為第n個采樣點的角速度,為第n+1個采樣點的角速度,tn+1為第n+1個采樣點的時刻,tn為第n個采樣點的時刻。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對所述第一多軸向位移數據進行高通濾波,濾除時域積分帶來的累積誤差以及不屬于抖動動作的低頻位移分量。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采用0均值標準化方法對多個測評數據進行預處理,獲得具有相同度量標準的多個測評數據。
6.如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用于視頻防抖性能測評的抖動軌跡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相應的測評數據,對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進行聚類有效性評估,包括:
確定每一聚類維度對應的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中的抖動軌跡個數;
根據相應的測評數據、所述抖動軌跡個數,確定每一類別的抖動軌跡對應的變異系數;
將所述變異系數與預設閾值進行比較,若所述變異系數不大于預設閾值,則認為相應類別的抖動軌跡的聚類有效;若所述變異系數大于預設閾值,則認為相應類別的抖動軌跡的聚類無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307029.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