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96938.5 | 申請日: | 2019-04-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259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子征;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勁峰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9/16 | 分類號: | B25J9/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23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關節 機器人 雙目視覺 工具匣 移動臺 智控器 雙臂 雙臂機器人 視覺 機器人腰部 操作能力 工具安裝 空間識別 控制中心 前端設置 數據總線 云臺轉動 組成部件 可觀察 移動 教學 | ||
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包括,機器人及組成部件雙目視覺設備、多關節雙臂、智控器、移動臺和工具匣,智控器是機器人的控制中心,雙目視覺設備、多關節雙臂、移動臺和工具匣通過數據總線與智控器連接,所述雙目視覺設備通過云臺轉動可觀察左右的物品,所述多關節雙臂前端設置有工具安裝接口,所述工具匣設置在機器人腰部,所述機器人依靠移動臺可以移動,本發明增強了機器人的空間識別能力,提高了其識別及操作能力,具有較大的教學價值。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器人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物聯網、智能技術的發展,機器人已經成為一種發展趨勢,機器人的使用將為社會帶來巨大的便利。盡管現在機器人已經得到廣泛的使用,但是都是使用一些特使的行業工序中,未來機器人將使用在各行各業中。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 采用柔性多關節技術和可動雙目視覺系統,具有高靈活性、安全性、自主避障、快速配置等特點,基于可動仿生雙眼視覺系統實現實時深度信息和三維重構。集成化與柔性化地實現快速、安全、靈活、精準、高效的旋擰、定位等全套裝配解決方案。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包括,機器人及組成部件雙目視覺設備(1)、多關節雙臂(2)、智控器(3)、移動臺(4)和工具匣(5),所述智控器(3)是機器人的控制中心,所述雙目視覺設備(1)、多關節雙臂(2)、移動臺(4)和工具匣(5)通過數據總線與所述智控器(3)連接,所述雙目視覺設備(1)通過云臺的轉動可觀察左右的物品,所述多關節雙臂(2)前端設置有工具安裝接口,所述工具匣(5)設置在機器人腰部,機器人依靠所述移動臺(4)可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雙目視覺設備(1)設置有前端處理模塊,所述前端處理模塊內安裝空間識別定位軟體和物體識別軟體,兩套軟件系統可并行處理圖像信息,并把信息傳輸給所述智控器(3)。
進一步地,所述智控器(3)根據流程識別執行工序,從所述雙目視覺設備(1)傳輸的數據中,提取需要的數據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多關節雙臂(2)為模塊結構,可以增加或減少關節數量。
進一步地,所述工具匣(5)內放置機器人使用的工具,每個匣格子都有編號,對應編號的工具已經儲存在機器人系統內。
進一步地,所述工具匣(5)外設置有蓋子,更換工具時,蓋子自動打開。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提出的所述一種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示意圖。
附圖中所指圖例:1、雙目視覺設備;2、多關節雙臂;3、智控器;4、移動臺;5工具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
如圖1 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視覺多關節雙臂機器人系統,包括,機器人及組成部件雙目視覺設備1、多關節雙臂2、智控器3、移動臺4和工具匣5,智控器3是機器人的控制中心,雙目視覺設備1、多關節雙臂2、移動臺4和工具匣5通過數據總線與智控器3連接,雙目視覺設備1通過云臺的轉動可觀察左右的物品,所述多關節雙臂2前端設置有工具安裝接口,工具匣5設置在機器人腰部,機器人依靠移動臺4可移動。
本發明實施例中,雙目視覺設備1設置有前端處理模塊,前端處理模塊內安裝空間識別定位軟體和物體識別軟體,兩套軟件系統可并行處理圖像信息,并把信息傳輸給智控器3。
本發明實施例中,智控器3根據流程識別執行工序,從雙目視覺設備1傳輸的數據中,提取需要的數據信息。
本發明實施例中,多關節雙臂2為模塊結構,可以增加或減少關節數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勁峰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南京勁峰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693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