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96429.2 | 申請日: | 2019-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2997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1-19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九源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1D1/64 | 分類號: | C21D1/64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晉圣智 |
| 地址: | 21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熱處理 淬火 工藝 冷卻 循環系統 | ||
1.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包括主體箱、油質冷卻器、內冷卻管,多組油質冷卻器相互獨立的置于主體箱上,多個內冷卻管置于主體箱內,所述內冷卻管平鋪于主體箱內,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質冷卻器兩兩一組,所述油質冷卻器包括循環油路和冷卻水路,所述循環油路和冷卻水路相互獨立,所述油質冷卻器上的循環油路和主體箱相連通,所述油質冷卻器兩兩一組,同組的兩個油質冷卻器上的冷卻水路分別內冷卻管的兩端相連通,所述油質冷卻器由循環油路和冷卻水路組成,所述循環油路對應通道由抽油管、油泵、分流密封套、分油管和多通接頭組成,一個抽油管的一端置于主體箱上,且和主體箱相連通,一個多通接頭置于所述一個抽油管的另一端上,且通過抽油管和主體箱相連通,另一個抽油管的一端置于主體箱上,且和主體箱相連通,所述另一個抽油管位于一個抽油管正下方,另一個多通接頭置于另一個抽油管的另一端端上,且通過抽油管和主體箱相連通,兩個多通接頭通過多個分油管箱相互連通,所述油泵置于另一個抽油管上,所述冷卻水路對應通道由冷卻水泵、螺旋管、中冷導入管、冷卻歧管、中冷導出管、散熱板和中部冷卻管組成,中部冷卻管置于多個分油管中心位置,且和分油管平行,中部冷卻管上等距置有多個散熱板,中冷導入管一端密封螺接于中部冷卻管一端,且和中部冷卻管相連通,中冷導入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冷卻水泵,中冷導入管上置有冷卻歧管,中冷導出管一端密封螺接于中部冷卻管另一端,且和中部冷卻管相連通,中冷導出管的另一端貫穿主體箱,且和主體箱內的內冷卻管相連通,中冷導入管上置有冷卻歧管,螺旋管套置于多個分油管的外側,螺旋管的一端和中冷導入管上的冷卻歧管相連通,另一端和中冷導出管上的冷卻歧管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為圓環結構,所述圓環外圓周分別和多個分流管截面圓周外切。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板上開有多個卡槽,所述卡槽和分流管外側壁對應貼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數量至少為兩個。
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內截面面積和為抽油管內截面面積的2.5-3.5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管徑等于抽油管管徑。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螺旋螺距等于散熱板間距。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的內截面面積S1與中部冷卻管的內截面面積S2之和不大于中冷導入管內截面面積S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用于熱處理淬火工藝的冷卻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S1+S2=0.8S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九源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九源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642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熱處理淬火工藝用真空淬火油槽結構
- 下一篇:一種封閉式金屬零件冷卻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