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94864.1 | 申請日: | 2019-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529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吳桐;張文強;李一楓;鄭云;趙晨歡;于波;陳靖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C25B11/052 | 分類號: | C25B11/052;C25B11/054;C25B11/069;C25B11/075;C25B11/037;C25B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鴻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邸更巖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樹狀 固體 氧化物 電解池 陽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 ||
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陽極包括定向排列的微米級樹狀骨架和納米級催化層。微米級樹狀骨架材料為螢石結構氧化物,采用冷凍干燥法注漿制備成型,孔隙率為60~80%,曲折度接近1。納米級催化層為鈣鈦礦材料,通過化學浸滲法沉積在骨架孔道內壁。微納樹狀陽極由于曲折度低、孔隙率高、孔數多、機械強度高等優點,具有優越的氧氣生成和擴散動力學,可以在高溫和高電流密度等苛刻條件下穩定運行。該微納樹狀陽極有望進行工業化應用,實現大規模的能源轉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屬于固體氧化物電解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固體氧化物電解池(SOEC)是一種極具應用前景的能源轉換裝置。其中,高溫電解H2O制氫、共電解H2O/CO2制備合成氣燃料是SOEC的主要應用方向。在SOEC運行過程中,為了提高電解效率和產率,通常在高溫(600~1000℃)及高電流密度(≥1A/cm2)條件下運行。然而,現有的SOEC多孔陽極通常采用絲網印刷法、干壓法、流延成型法等制備而成,具有孔隙率低并且孔道不規則等結構缺陷,這使傳統陽極在高溫、高電流密度條件下氧氣傳輸通常受阻,在陽極-電解質界面處容易產生高氧壓,從而發生脫層現象,使電池性能迅速衰減。而進一步提高電極孔隙率常以犧牲機械強度為代價,為保證電極的強度,傳統多孔電極的孔隙率一般控制在40%以內。因此,為保證電池的高產率和高效率及運行穩定性,需要優化陽極結構、以滿足高溫大電流操作。
在現有的研究中,采用絲網印刷梯度孔道、多級噴霧熱解法、冷凍流延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優化陽極結構,使孔隙率提高至50%、孔道曲折度降低(~1.3)。但是進一步提高孔隙率,機械強度則會降低,依然較難適應高溫、高電流密度運行條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使其具有低曲折度、高孔隙率、高孔數、高機械強度等特點,從而增強產氧和傳氧能力,提高電極的催化活性和高溫大電流耐受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其特征在于:該陽極包括定向排列的微米級樹狀骨架和納米級催化層;所述微米級樹狀骨架為螢石結構氧化物,采用冷凍干燥法注漿制備成型,孔隙率為60~80%,曲折度接近1;所述納米級催化層為鈣鈦礦材料,通過化學浸滲法沉積在骨架孔道內壁上。
所述技術方案中,優選地,所述螢石結構氧化物包括氧化釔摻雜氧化鋯(下文簡稱8YSZ) 和氧化釓摻雜氧化鈰(下文簡稱GDC);螢石結構氧化物的平均粒徑為0.1~1μm,比表面為 2~20m2/g。
優選地,所述的鈣鈦礦材料采用LaxSr1-xCoO3、LaxSr1-xMnO3或NdxSr1-xCoO3,其中0.2≤x≤0.8。所述微米級樹狀骨架的厚度優選為0.1~1.5mm。所述納米催化層的厚度為5~50nm,且其質量占陽極的3~20%。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微納樹狀固體氧化物電解池陽極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配制螢石結構氧化物漿料:在水中加入1~5vol%陶氏分散劑,8~40vol%螢石結構氧化物粉體,超聲分散均勻,然后加入占水體積1~10vol%的陶氏粘結劑和1~5vol%硅酸鎂鋁增稠劑,最后球磨2~5h,即獲得穩定的螢石結構氧化物漿料;
2)注漿:將聚丙烯塑料模具置于金屬銅板上,金屬銅板放置于溫度為-20~-196℃的低溫恒溫攪拌反應浴中冷凍,將螢石結構氧化物漿料注入模具中,冰晶向上生長形成樹狀,10~60 min后冷凍成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48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