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耐久性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93996.2 | 申請日: | 2019-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121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陳杰智;曹芮;楊文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L27/1157 | 分類號: | H01L27/1157;H01L21/324 |
| 代理公司: | 濟南金迪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陳桂玲 |
| 地址: | 25019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三維 編程操作 擦除狀態 高溫退火 擦除 退火 修復 存儲單元 數據損壞 用戶設定 存儲器 錯誤率 減小 寫入 架構 | ||
一種提高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耐久性的方法,基于三維架構NAND閃存存儲器,對于進行多次擦除和編程操作的器件,當BER到達用戶設定的閾值后,將器件最后保持為擦除狀態,再對器件進行退火。若是器件進行擦除/編程操作后,最后存儲單元保持狀態若為隨機寫入或是最高態G態的情況,并不會出現這種修復的現象。本發明是在擦除狀態下對存儲器進行高溫退火,在經過此方法的過程以后,得到錯誤率也相對于普通方法大大減小,采用簡單的方法實現了提高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的耐久性,利用高溫退火修復了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在PE循環中引起的數據損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提高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耐久性的方法,屬于閃存存儲器可靠性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閃存存儲器分為兩種類型,NAND閃存存儲器和NOR閃存存儲器,本發明針對NAND閃存存儲器,NAND閃存可以達到高存儲密度,并且寫入和擦除的速度也很快。
NAND閃存存儲器根據存儲介質的不同分為Floating Gate和Charge Trap兩種結構,Floating Gate結構是將電荷存儲于多晶硅中,電荷可以在存儲層中自由移動,ChargeTrap結構是將電荷存儲在氮化硅中,存儲在分立陷阱中,電荷不可以在存儲層移動。
NAND閃存存儲器在市場上的需要日益增加的同時,NAND閃存在技術上也在不斷發展。NAND閃存存儲器根據存儲在每個存儲單元中的位數分為SLC、MLC、TLC等幾種架構,并且仍在不斷發展。器件尺寸的縮小,位成本的降低,從而降低了二維NAND閃存存儲器的可靠性。高可靠性的NAND閃存存儲器對于NAND閃存存儲器應用至關重要。
“摩爾定律”是指芯片上晶體管的數目每隔18~24個月就會增加一倍。但是隨著半導體行業的發展,我們進入了“后摩爾時代”。對于NAND閃存存儲器來講,隨著浮柵存儲器尺寸的不斷縮小,多晶硅浮柵和電荷隧穿氧化層的厚度不斷地減薄,傳統浮柵型存儲器的局限性就會越來越突出,二維NAND閃存存儲器的問題越來越多,業界開始著眼于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的發展。三維NAND閃存存儲器解決問題的思路不一樣,為了提高NAND的容量、降低成本,轉而堆疊更多的層數,這樣一來,三維NAND閃存的容量、性能、可靠性都有了保證,但是三維閃存存儲器也出現與平面結構不同的問題。
圖1給出了三維Charge Tarp NAND閃存存儲器的基本結構,由里至外依次為核心介質層、多晶硅溝道、隧穿氧化層、電荷俘獲層和阻擋氧化層。圖1中左側是三維立體結構,屬于Bit Cost Scalable(BICS)結構,BICS工藝使用了先柵極的工藝,交替沉積氧化物層和多晶硅層,后在堆疊層中形成一個通道孔,并填充氧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多晶硅實現。每個單元的基本結構是SONOS(控制柵-阻擋氧化層-電荷俘獲層-隧穿氧化層-通道)結構。圖1中右側是BICS橫截面圖,包括:控制柵、阻擋氧化層、電荷俘獲層、隧穿氧化層和多晶硅環形溝道層。在寫入狀態時,電荷存儲在電荷俘獲層的陷阱中。
圖2給出了TLC 3D NAND的閾值電壓分布圖。NAND有擦除,寫入和讀出三個基本的操作,擦除以Block為基本單位,寫入和讀出以page為基本單位,如圖2(a)所示NAND的基本架構圖。TLC NAND閃存存儲器分為三種不同的頁面類型,即LSB,CSB和MSB。TLC帶來了存儲成本的大幅度降低的同時,也存在著閾值電壓窗口的減小,帶來了更多的可靠性問題,TLCNAND閃存包含八個分配級別(擦除,A,B......G),如圖2(b)所示。
圖3給出了TLC 3D NAND的BER與編程/擦除循環次數關系。隨著編程/擦除循環次數的增加,氧化層中負電荷不斷堆積,阻擋了部分的控制柵壓,增加了閾值電壓,BER便會逐漸的增加。圖中具體的關系為:藍色曲線是編程/擦除循環次數為1,200,400...2000之后錯誤率(BER)的變化,由圖可知,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BER呈現非線性的快速增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大學,未經山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9399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3D NAND存儲器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具有虛設通道區的垂直存儲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7-00 由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半導體或其他固態組件組成的器件
H01L27-01 .只包括有在一公共絕緣襯底上形成的無源薄膜或厚膜元件的器件
H01L27-02 .包括有專門適用于整流、振蕩、放大或切換的半導體組件并且至少有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包括至少有一個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無源集成電路單元的
H01L27-14 . 包括有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者微粒子輻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控制電能的半導體組件的
H01L27-15 .包括專門適用于光發射并且包括至少有一個電位躍變勢壘或者表面勢壘的半導體組件
H01L27-16 .包括含有或不含有不同材料結點的熱電元件的;包括有熱磁組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