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及其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60902.1 | 申請日: | 2019-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724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魯明友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誠迅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7016 浙江省臺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性聚氨酯樹脂 二次擴鏈劑 去離子水 水性樹脂 一次擴鏈 高粘度 制備 二羥甲基丁酸 胺類擴鏈劑 聚醚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 異氰酸反應 氨綸纖維 氨水中和 醇和聚酯 低速攪拌 高速剪切 甲氧基錫 聚醚多元 制備工藝 竹原纖維 組分混合 多元醇 發泡粉 甲基氟 偶聯劑 碳纖維 消光粉 羊巴粉 異氰酸 增稠劑 重量份 成鹽 丁基 磺酸 脫水 離子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按重量份計,包括水性聚氨酯樹脂、消光粉、發泡粉、去離子水、羊巴粉、增稠劑,還可以包括碳纖維份、氨綸纖維份、竹原纖維份、偶聯劑;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制備原料包括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異氰酸、去離子水、一次擴鏈劑、二次擴鏈劑,一次擴鏈劑包括2,2?二羥甲基丁酸、三丁基甲氧基錫、甲基氟磺酸,二次擴鏈劑選用胺類擴鏈劑;制備包括: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脫水后加入異氰酸反應→加入一次擴鏈劑并添加氨水中和成鹽,邊高速剪切邊加入部分去離子混合→加入二次擴鏈劑,邊低速攪拌邊添加去離子水,靜置得水性聚氨酯樹脂,繼續與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的剩余組分混合即得。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合成革生產的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及其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聚氨酯工業飛速發展,從基本原料到制品和機械設備,已具有相當的規模,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絨面溶劑型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是一種聚氨酯制品,采用溶劑型聚氨酯浸漬復合技術,其基本的制備工藝是:讓雙組份纖維非織造布浸漬以溶劑型聚氨酯(PU)和二甲基甲酰胺(DMF)為主要成分的浸漬液,然后進入DMF和H2O為主要成分的凝固液中,由于溶劑型PU與H2O的不相容、而DMF和H2O的無限制的互溶,使得溶劑型PU/DMF體系由于H2O的存在,DMF與H2O之間相互置換,使得DMF被H2O萃取出來,最終使得溶劑型PU形成微孔填充體,填充在雙組份纖維非織造布中,獲得絨面溶劑型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
然而,上述制備工藝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一方面,采用的DMF溶劑具有污染性,而且H2O并不能完全置換聚氨酯中的DMF,會引起產品的DMF殘留,故存在工藝污染和產品安全的雙重問題;另一方面,制備的絨面溶劑型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的可染色性能差,染色牢度不高,這主要是由于絨面溶劑型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主要包括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和浸漬填充的聚氨酯兩種成分,而溶劑型聚氨酯上活性基團很少,大多數染料難于上染,其水洗堅牢度很差,很難達到絨面聚氨酯超細纖維合成革的要求,而且目前常規采用中性染料和分散染料配合的染色方法,容易出現中性染料染色重金屬容易超標的問題和分散染料抗熱遷移性能差的問題。
隨著環保法規的設立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人們對傳統的溶劑型樹脂環境危害風險意識的提高,讓水性樹脂發展勢頭強勁,越來越多的水性樹脂得到成功研發使用。
溶劑型聚氨酯分子相對分子質量較大,分子鏈相對規整,分子間作用力強,耐熱性較好,在較高溫度下也能保持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但水性聚氨酯分子鏈較短,且分子支鏈較多,鏈間纏繞少,故與溶劑型聚氨酯相比,常規的水性聚氨酯存在著固含量低,自增稠性差的缺陷,用其處理合成革,涂膜的耐水性和附著性能較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種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具有環保、固含量高、自增稠性優良的優點,用其處理合成革后,涂膜具有較佳的耐水性和附著性能。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高粘度水性仿羊巴絨水性樹脂,按重量份計,包括有以下組分:水性聚氨酯樹脂26-32份、消光粉2-3.5份、發泡粉2.2-2.6份、去離子水59-63份、羊巴粉2-3.5份、增稠劑2.1-2.4份;
按重量份計,所述水性聚氨酯樹脂的制備原料包括有以下組分:聚醚多元醇22-34份、聚酯多元醇17-26份、異氰酸38-50份、去離子水100-150份、一次擴鏈劑、二次擴鏈劑5.5-6.2份,一次擴鏈劑包括2,2-二羥甲基丁酸8-12份、三丁基甲氧基錫2.4-2.7份、甲基氟磺酸2.5-3份,二次擴鏈劑選用胺類擴鏈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誠迅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浙江誠迅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6090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