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噴霧焙燒中節能環保型氧化物粉輸送系統及其作業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46773.0 | 申請日: | 2019-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1021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8 |
| 發明(設計)人: | 郭金倉;趙海;趙金標;丁煜;秦健;何興;陳連龍;吳宗應;常勤學;王軍;高俊峰;龐道雄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53/14 | 分類號: | B01D53/14;B01D50/00;B01D50/60;B01D45/02;B01D45/12;F23G7/04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漢永嘉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萬榮;程力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噴霧 焙燒 節能 環保 氧化物 輸送 系統 及其 作業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噴霧焙燒中節能環保型氧化物粉輸送系統及其作業方法,焙燒爐的排氣口連接至旋風除塵器進口、液滴噴射組件接收文丘里預濃縮器的來料、出渣口設有破碎機,旋風除塵器的出渣口連通至焙燒爐,氧化物粉料倉的頂部設置除塵器、上部連通有氧化物粉管道,除塵器接入風機進口,破碎機出口通過排渣管道接入氧化物粉管道,破碎機、第二旋轉閥和排渣管道外部設有隔熱罩且與隔熱罩的間隙形成降溫通道,一路冷空氣通入氧化物粉管道進口、另一路冷空氣通入降溫通道后通過第二熱空氣管道接入風機進口,風機出口一路通過尾氣管道排放、另一路通過助燃空氣管道接入助燃空氣進口。本發明消除了尾氣污染物,利用了物粉的余熱,減少了能耗。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噴霧焙燒中節能環保型氧化物粉輸送系統及其作業方法。
背景技術
鋼鐵化工領域中,酸洗廢液(鹽酸、氫氟酸/硝酸混酸等)一般采用噴霧焙燒法進行再生,步驟如下:(1)酸洗廢液進入文丘里預濃縮器濃縮后,經文丘里預濃縮器循環泵和焙燒爐供料泵加壓后進入液滴噴射組件,以霧狀的液滴噴入焙燒爐。與此同時,環境中的冷空氣(15~35℃)在助燃風機(風壓7~9Kpa)的作用下和一定壓力的燃氣(6~9Kpa)沿焙燒爐圓周均布的燒嘴中進入焙燒爐內,在爐內發生燃燒反應,為液滴在焙燒爐內的化學反應提供熱量和反應所需的O2。(2)液滴在焙燒爐內經化學反應后,生成含有HCl、H2O、O2、CO2、N2、少量Fe2O3粉末的高溫煙氣和大量的氧化物粉,在重力和離心力的作用下,高溫煙氣和氧化物粉發生分離。其中,高溫煙氣在經過旋風除塵器、文丘里預濃縮器的除塵后,進入后續工藝進行吸收、凈化排入大氣;而化學反應產生的氧化物粉則在重力作用下落在焙燒爐底部,化學反應產生的氧化物粉溫度高達550℃。(3)高溫的氧化物粉經焙燒爐底部的破碎機、旋轉下料閥等設備后進入氧化物粉管道中;同時,環境中的冷空氣(15~35℃)在氧化物粉輸送風機的負壓抽吸作用下也從輸送管道的端部進入,與高溫氧化物粉(約550℃)在輸送管道內進行充分混合,并沿輸送管道進入氧化物粉料倉,經過充分的熱量交換,高溫氧化物粉溫度得以降低,一般為55~80℃,而冷空氣則得以加熱,溫度則升至45~65℃。(4)在氧化物粉料倉頂部設有除塵器,冷卻后的氧化物粉和熱空氣則在此分離。其中,氧化物粉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在氧化物粉料倉底部,通過旋轉下料閥排入包裝機包裝后外運,而經過除塵的空氣,在氧化物粉輸送風機的抽吸作用下,經管道輸送后排入大氣。
上述方法存在以下問題:(1)酸洗廢液在焙燒爐內的熱化學反應,需要助燃風機抽吸大量的冷空氣進行補充,在燃燒反應和熱化學反應的初始階段,需要消耗相當多的熱量對冷空氣進行加熱升溫,這將會耗費大量的燃料和電能,不符合節能降耗的要求。(2)通過在氧化物粉管道的端部抽入冷空氣對高溫氧化物粉冷卻,在熱量交換的過程中,氧化物粉溫度得以降低,空氣溫度則會升高,通過氧化物粉料倉和除塵器后空氣溫度會達到45~65℃,如此高溫度的尾氣排放而不加以利用,不僅是浪費燃料和熱量,更會造成煙囪周邊環境溫度的升高,形成熱污染。(3)助燃風機和氧化物粉輸送風機同時作用,耗能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噴霧焙燒中節能環保型氧化物粉輸送系統及其作業方法,該系統徹底消除了尾氣中的污染物、有效地利用了氧化物粉的余熱、減少了能耗。
本發明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677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