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體輸送方法及其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241279.5 | 申請日: | 2019-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7498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圣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圣聰 |
| 主分類號: | F04B43/06 | 分類號: | F04B43/06;F04B23/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韓嫚嫚;湯在彥 |
| 地址: | 中國臺灣高雄***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體 輸送 方法 及其 系統 | ||
1.一種液體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輸送方法的步驟包括:
步驟a:提供一液體輸送系統,所述液體輸送系統為能通過一導入管路連結輸送一儲液單元中的液體至一供液部,并通過與所述供液部連結一導回管路導送液體至所述儲液單元的液體輸送系統,所述液體輸送系統對應供應液體至一工作機;
步驟b:提供一雙隔膜泵,所述雙隔膜泵設置在所述液體輸送系統中,讓所述導入管路連結在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一隔膜的運動路徑,所述導回管路連結在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二隔膜的運動路徑;
步驟c:提供第一隔膜壓力,所述雙隔膜泵施加壓力于所述第一隔膜,讓所述儲液單元中的液體通過所述導入管路并經過所述第一隔膜的運動路徑而導送至所述供液部供所述工作機使用;
步驟d:提供第二隔膜壓力,所述雙隔膜泵施加壓力于所述第二隔膜,讓所述供液部中的液體通過所述導回管路并經過所述第二隔膜的運動路徑導回至所述儲液單元;
其中,所述導入管路與所述導回管路間通過一控制閥連通或隔離,當所述導入管路與所述導回管路連通時,能讓所述導入管路中的液體回流至所述導回管路并導回所述儲液單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的所述液體輸送系統為密閉式液體輸送系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的所述雙隔膜泵為氣動式雙隔膜泵。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液體輸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入管路的管徑與所述導回管路的管徑相同。
5.一種液體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輸送系統包含有:
一雙隔膜泵,所述雙隔膜泵的內部設有一氣動機構,所述氣動機構分別設有第一隔膜與第二隔膜,且所述氣動機構設有進氣部供導入氣體帶動所述第一隔膜與所述第二隔膜位移運動,所述雙隔膜泵對應所述第一隔膜設有第一吸入口及第一排出口,并于所述第一吸入口及所述第一排出口之間形成第一容液空間,且所述雙隔膜泵對應所述第二隔膜設有第二吸入口及第二排出口,并于所述第二吸入口及第二排出口之間形成第二容液空間,且于所述第一吸入口、所述第一排出口、所述第二吸入口及所述第二排出口處均設有逆止閥;
一導入管路,所述導入管路包含有第一導入管及第二導入管,所述第一導入管的一端連結于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一吸入口處,而所述第二導入管的一端連結于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一排出口處;
一導回管路,所述導回管路包含有第一導回管及第二導回管,所述第一導回管連結于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二吸入口處,而所述第二導回管連結于所述雙隔膜泵的第二排出口;
一儲液單元,所述儲液單元為供應液體與接收回流液體的設備,所述儲液單元分別連結所述第一導入管及所述第二導回管;
一供液部,所述供液部對應向工作機提供液體,所述供液部分別連結所述第二導入管及所述第一導回管;
一回流管,所述回流管設置連通于所述第二導入管與所述第二導回管之間,并于所述回流管上設有一控制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入管路的管徑與所述導回管路的管徑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液體輸送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輸送系統為密閉式液體輸送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圣聰,未經李圣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4127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