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氣窯爐用節能環保型氮氧化物減排裝置及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29474.6 | 申請日: | 2019-03-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213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31 |
| 發明(設計)人: | 馬成良;鞏志偉;王世界;崔杏輝;佘洪舟;武立云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D53/26 | 分類號: | B01D53/26;B01D53/04;F27D17/00;F23L1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創天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楊鳳娟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鄭州***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出氣口 進氣口連接 熱管換熱器 鋁箔 氮氧化物 吸附設備 除濕塔 換熱芯 旋流 二次污染物 節能環保型 減排裝置 燃氣窯爐 排氣筒 進氣口 氮氧化物處理 超低排放 節能減排 爐窯尾氣 工藝流程 還原劑 排出口 排放量 煙氣 催化劑 余熱 節能 環保 | ||
一種燃氣窯爐用節能環保型氮氧化物減排裝置及其方法,本發明涉及節能減排技術領域;它包含熱管換熱器、鋁箔式換熱芯、旋流除濕塔、吸附設備、排氣筒;熱管換熱器的進氣口與爐窯尾氣排出口連接;熱管換熱器的出氣口與鋁箔式換熱芯的進氣口連接,鋁箔式換熱芯的出氣口與旋流除濕塔的進氣口連接,旋流除濕塔的出氣口與吸附設備的進氣口連接,吸附設備的出氣口與排氣筒連接。工藝流程簡單,不需要催化劑、還原劑和水,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會有二次污染物的產生,而且能對余熱進行有效的利用,煙氣經過該系統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達到超低排放的標準50mg/m3,在對氮氧化物處理的過程中杜絕二次污染物的產生,實現節能與環保雙贏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節能減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燃氣窯爐用節能環保型氮氧化物減排裝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環保意識的逐漸提高,環保形勢也越來越嚴峻,國家對耐火材料、陶瓷等無機材料工業尾氣的排放要求也越來越高。以耐火材料行業環保要求為例,對窯爐的要求按照耐火材料工業污染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中國耐材行業協會)現有企業燒成工序:<1400℃,排放口氮氧化物折算濃度(基準氧含量為18%,以 NO2計)≤ 200mg/m3,1400-1700℃,排放口氮氧化物折算濃度≤300mg/m3,≥1700℃,排放口氮氧化物折算濃度≤ 500mg/m3。對于耐火材料燃氣窯爐氮氧化物減排新技術越來越迫切。
關于氮氧化物減排技術在水泥廠、火電廠、工業鍋爐等領域相對比較成熟,而耐火材料燃氣窯爐氮氧化物控制與減排尚沒有很成熟的適宜方案。目前工業上有許多氮氧化物的處理方法,但大多數各有利弊。國內水泥行業和火電廠主要采用的SCR與SNCR技術;有的采用兩級串聯的吸收塔來處理煙氣中的氮氧化物,如專利“一種氮氧化物脫除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CN 108939858 A),在串聯的吸收塔中各自有噴淋設備、除霧設備,在各自吸收塔的外部還配有吸收泵和藥箱和吸收液槽,原理是氮氧化物與強氧化劑和酸性溶液發生反應來出去氮氧化物,此專利不可避免的產生廢水等問題;如專利“一種處理氮氧化物的方法”(CN 109012173 A),利用包含氧化劑和二氧化鈰的水溶液作為吸附液,將氮氧化物轉化成硝酸,二氧化鈰的粒徑需要是納米級的,同時對于煙氣的通入速率有一定的要求,1000-12000mg/min,容易造成氣體的逃逸,效率不太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燃氣窯爐用節能環保型氮氧化物減排裝置及其方法,工藝流程簡單,不需要催化劑、還原劑和水,在運行的過程中不會有二次污染物的產生,而且能對余熱進行有效的利用,煙氣經過該系統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達到超低排放的標準50mg/m3(基準氧含量9%),在對氮氧化物處理的過程中杜絕二次污染物的產生,實現節能與環保雙贏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中的燃氣窯爐用節能環保型氮氧化物減排裝置:它包含熱管換熱器、鋁箔式換熱芯、旋流除濕塔、吸附設備、排氣筒;熱管換熱器的進氣口與爐窯尾氣排出口連接;熱管換熱器的出氣口與鋁箔式換熱芯的進氣口連接,鋁箔式換熱芯的出氣口與旋流除濕塔的進氣口連接,旋流除濕塔的出氣口與吸附設備的進氣口連接,吸附設備的出氣口與排氣筒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吸附設備的出氣口與排氣筒的進氣口之間串聯有變頻風機。
進一步地,所述的熱管換熱器的出氣口的煙氣溫度為200-300℃。
進一步地,所述的鋁箔式換熱芯的出氣口的煙氣溫度為40-50℃。
進一步地,所述的排氣筒的出氣口排出的煙氣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為50mg/m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大學,未經鄭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2947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