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210588.6 | 申請日: | 2019-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4006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順林;朱慶柱;蔡鴻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盛士達汽車空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D3/00 | 分類號: | B21D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華信天成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94 | 代理人: | 肖興江 |
| 地址: | 21302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折彎處 管件 整形部件 塌陷 內壁 連接機構 近心端 遠心端 對管 整形機構 內壁面 抵頂 修復 匹配 活動連接 軸向進給 鉸接部 圓柱面 自動地 進給 種管 轉動 驅動 | ||
1.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整形部件,該整形部件上設有與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相匹配的第一曲面,整形部件上還設有與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相匹配的第二曲面或圓柱面;
連接機構,連接機構的一端與整形部件的一端活動連接;
連接機構驅動整形部件沿管件的軸向進給,整形部件在進給到管件折彎處時,整形部件自動地以與連接機構的鉸接部為支點逐步地轉動,第一曲面對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逐步抵頂以對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的塌陷部進行修復,第二曲面或圓柱面對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逐步抵頂以對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的塌陷部進行修復;或者
整形部件先進給到管件需要的折彎部位,當對管件折彎時,第一曲面對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抵頂,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相對所述第一曲面滑移,管件折彎處遠心端內壁面的塌陷部被修復,第二曲面對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抵頂,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相對所述第二曲面滑移,管件折彎處近心端內壁面的塌陷部被修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使整形部件退出折彎處逐步復位的彈性復位機構,彈性復位機構包括彈性部件以及滾動體,彈性部件的一端與連接機構的一端抵頂或連接,彈性部件的另一端與滾動體抵頂,在彈性部件的彈性作用力下,整形部件在旋轉時該整形部件的一端與滾動體保持抵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部件的一端設有凹陷部,在非使用狀態下,滾動體的一部分嵌入到凹陷部中;
整形部件進給到管件折彎處逐漸地發生旋轉時,整形部件推動滾動體逐漸地壓縮彈性部件,且滾動體逐漸地與所述凹陷部脫離;
整形部件從管件折彎處退出過程中自由旋轉,整形部件上的凹陷部逐漸地接近滾動體,當退至管件的直管段時,滾動體嵌入到凹陷部中,整形部件的軸向與管件的軸向保持在同一直線上。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機構的一端設有盲孔,所述彈性部件的一端伸入到盲孔中后與連接機構抵頂或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在非使用狀態下,所述盲孔與凹陷部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設有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或圓柱面的整形部件呈大拇指形狀。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整形部件包括設有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或圓柱面的整形部和第一鉸接部,第一鉸接部設置于整形部的一端。
8.根據權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其特征在于,連接機構包括連接部件,連接部件的一端設有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在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之間形成腔體,整形部件的一端嵌入到腔體中后與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鉸接。
9.擴管整形裝置,包括沖頭機構以及夾持管件的管件成型夾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整形機構,所述整形機構中的連接機構設有擴管部,連接機構與沖頭機構連接,整形機構對管件端部擴管的同時對管件折彎處的塌陷進行修復。
10.一種管件的折彎整形裝置,包括折彎管件的折彎模具,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管件折彎處塌陷部的整形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盛士達汽車空調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盛士達汽車空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21058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純銅旋轉靶焊接端頭的半自動校直方法
- 下一篇:一種鑄件矯正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