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66882.1 | 申請日: | 2019-03-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8958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啟鋼;張光群;孫文橋;黃捷洲;史宏;張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株洲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L23/00 | 分類號: | B61L23/00;B61J3/12;H04N7/18;H04L29/08;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王宏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頂 作業信息 處理設備 可拆卸的 信息感知 智能控制 點對點 鐵路 回傳 無線數據傳輸方式 高速無線傳輸 采集 安全事故 安全水平 調車司機 技術難題 前端監控 前方車輛 前方路況 實時控制 作業控制 作業效率 司機室 作業車 端壁 破解 圖像 智能 司機 | ||
1.一種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調車頂送作業車列推進的最前方車輛端壁上安裝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利用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采集頂送作業時的前端作業信息,并將采集的前端作業信息通過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回傳到司機室,由司機根據回傳的前端作業信息進行調車頂送作業實時控制,實現調車頂送作業的智能作業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采集頂送作業時的前端作業信息是通過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中的信息感知系統采集頂送作業時的前端作業的圖像和音頻信號,再將采集的前端作業信息以圖像和音頻信回傳到司機室,實現調車作業員和調車司機之間的實時智能對講交換信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感知系統采集頂送作業時的前端作業的圖像和音頻信號是利用高清攝像系統裝置,拍攝列車尾部的調車的圖像情況,實時采集前端作業的圖像和音頻信號,并進行圖像智能識別,再將采集的前端作業信息以圖像和音頻信回傳到司機室,供調車司機實時查看頂送前方路況,以及為車載或地面監控設備自動報警提供實時數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圖像智能識別是采用計算機視覺獲取方式,利用卷積神經元網絡識別人體、車輛等障礙物位置,將識別到的障礙物位置和軌道位置進行位置對比,如果位置重疊則向司機、調車長及地面監控人員發出報警。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圖像智能識別包括通過圖像識別將人和障礙物識別出來標記在屏幕上,以提醒司機注意安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將采集的前端作業信息通過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回傳到司機室是利用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中的信息傳輸系統,將采集的前端作業信息通過5.8GHz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在調度車速不超過15Km/h,時間控制在0.5秒以內,將車列前端監控信息回傳司機室。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過5.8GHz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進行數據傳輸包括將利用無損壓縮算法將圖片壓縮處理后傳輸到車載監控設備,先對所采集的前端作業圖像信息進行無損壓縮處理,再通過5.8GHz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進行數據傳輸。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無損壓縮算法是在攝像頭獲取圖像信息以后,檢測哪些像素點的顏色信息與上一次圖像相同像素點位置的顏色信息一致,如果一致則此像素將不會進行傳輸,以減少圖像傳輸的數據量。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司機根據回傳的前端作業信息進行調車頂送作業實時控制是司機根據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方式回傳到司機室的前端作業信息進行調車頂送作業操作控制,并實時采用4GH或5G無線網絡通訊方式與地面服務器進行數據傳輸,將調車頂送前方路況及司機操作的信息,傳輸到地面監控系統中,由司機和地面監控人員共同實時監控調車作業情況,利用高速點對點無線數據傳輸與互聯網結合保證調車作業安全運行和管理。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調車頂送作業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調車頂送作業車列推進的最前方車輛端壁上安裝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是在整列車最尾部車輛的尾部側面安裝可拆卸的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信息感知和處理設備安裝在一個可拆卸的殼體內,采取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整個列車最后一節車的車尾部的側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株洲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未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運輸及經濟研究所;株洲中車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66882.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