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9-芐基萘胺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49217.1 | 申請日: | 2019-02-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9634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秀英;黃國保;羅金榮;韋賢生;黃瑞標;景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玉林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7C211/31 | 分類號: | C07C211/31;C07C209/24;C07C47/546;C07C45/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馬赟齋 |
| 地址: | 537000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芐基 及其 合成 方法 | ||
1.一種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將蒽溶于二氯甲烷中,降溫至0℃,加1,1-二氯甲醚和四氯化鈦,升溫至室溫,攪拌,加飽和碳酸氫鈉,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有機相并干燥,減壓蒸去溶劑得到中間體S1;
步驟2:將步驟1得到的中間體S1和氨基甲酸叔丁酯溶于乙腈與二氯甲烷的混合溶劑中,攪拌,加三乙基硅烷和三氟乙酸,室溫下反應;加飽和碳酸氫鈉,用二氯甲烷萃取得到有機相、干燥后減壓蒸去溶劑,得固體中間產物1;
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固體中間產物1溶于二氯甲烷中,加三氟乙酸,攪拌,蒸去溶劑直至得到固體中間產物2;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固體中間產物2加至氫氧化鈉中攪拌,加二氯甲烷萃取,得到的有機相經干燥后蒸去溶劑直至得到固體,即為目標產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1,1-二氯甲醚與四氯化鈦的摩爾比為1: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氨基甲酸叔丁酯、三乙基硅烷的摩爾比為1:2~1。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攪拌時間為2~5h。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反應時間為18~24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攪拌時間為4~6h。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攪拌時間為1~3h。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9-芐基萘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4中二氯甲烷的總體積控制在80~100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玉林師范學院,未經玉林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9217.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噻吩并[3,2-e][2,1,3]噻二嗪-2,2,4-三酮類衍生物與應用
- N<SUB>1</SUB>,N<SUB>3</SUB>-二取代-7-甲基吡唑[4,5-e][2,1,3]噻二嗪-2,2,4-三酮類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 雙呋喃二氫沉香呋喃醚類化合物及用于制備殺蟲劑的應用
- 一種烷基多芐基甲苯或烷基二芐基甲苯的制備方法和應用
- 芐基-1H-吡唑、芐基-1H-吡咯衍生物及其制備方法和用途
- 4-(N,N-二取代)呋喃-2(5H)-酮類衍生物、其制備方法及應用
- N-芐基-4-哌啶甲醛的合成方法
- 高遷移穩定性的硫雜蒽酮光引發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 一種硫雜蒽酮可見光引發劑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 以芐基甲苯和(甲芐基)二甲苯為主要成分的介電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