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結構及包封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47784.3 | 申請日: | 2019-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25017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劉志偉;張旭東;張銅耀;曲日濤;陳毅雯;陳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4/08 | 分類號: | G01N24/08;G01N1/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張金亭 |
| 地址: | 100010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疏松砂巖 核磁共振實驗 分析樣品 包封 包封結構 生料帶層 封端 外周 套包 非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 常規金屬 技術難題 尼龍網層 塑料板層 熱縮套 包覆 垮塌 兩層 通孔 替代 分析 | ||
1.一種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樣品的兩端設有封端;封端包括兩層,其內層為尼龍網層,其外層為開有通孔的塑料板層;在所述樣品及其兩端封端的外周包覆有生料帶層;在生料帶層的外周設有熱縮套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結構,其特征在于,尼龍網層包括100~140目的內尼龍網層和40~80目的外尼龍網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板層為聚四氟乙烯板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布,所述通孔直徑為1.5~2mm。
5.一種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在樣品的兩端放置封端;封端設置兩層,內層為尼龍網層,外層為開有通孔的塑料板層;
步驟二,將生料帶纏繞包裹在所述樣品及其兩端封端的外周;
步驟三,在生料帶包裹后的樣品外周套接熱縮套,使熱縮套熱縮緊密包裹樣品。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尼龍網層采用兩層,包括100~140目的內尼龍網層和40~80目的外尼龍網層。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塑料板層采用聚四氟乙烯板層。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一中,所述聚四氟乙烯膠板層均布直徑為1.5~2mm的通孔。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包括如下分步驟:
步驟a,截取一段長度大于生料帶包裹后的樣品長度的熱縮套,并上下居中套接在樣品外周;
步驟b,用熱風機將熱縮套收縮至完全包裹住樣品;
步驟c,去除超出樣品兩端面的熱縮套部分。
10.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疏松砂巖核磁共振實驗分析樣品包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一之前,還包括如下預處理步驟:
步驟Ⅰ,從疏松砂巖取樣后,將樣品兩端包覆不銹鋼網,在樣品外周包覆金屬錫套;
步驟Ⅱ,把含有地層水的樣品冷凍5~10小時,使樣品在冷凍狀態下為圓柱狀;
步驟Ⅲ,在樣品冷凍狀態下,去除樣品外周的金屬錫套和其兩端的不銹鋼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海油能源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7784.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