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超融合云計算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145374.5 | 申請日: | 2019-02-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5153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宇杰;陳守鳴;吳強;劉秋泉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唯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東莞恒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412 | 代理人: | 鄧燕 |
| 地址: | 523000 廣東省東莞市南城街***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融合 計算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超融合云計算系統,包括數據交換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一個超融合節點,每個所述超融合節點包括多個超融合一體機;所述多個超融合一體機通過所述數據交換設備進行通信連接;每個所述超融合一體機包括計算模塊、網絡模塊、存儲模塊和控制模塊;所述計算模塊用于對所述計算模塊和存儲模塊中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資源占用信息;所述資源使用情況包括計算模塊的運算使用率和存儲模塊的存儲占用率;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資源占用信息確定所述超融合一體機是否需要進行存儲容量擴展,并在需要進行存儲容量擴展時依次通過所述網絡模塊和所述數據交換設備對外進行縱向容量擴展或橫向容量擴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融合云計算系統。
背景技術
基于虛擬化技術的數據中心架構在過去十幾年間稱為數據中心的主流,但其仍然是以服務器、存儲網絡、存儲設備三大組件疊加形成的傳統三層架構,如圖1所示。隨著應用和用戶數的激增,圖1中的三層架構在數據中心建設和運維過程中暴露出諸多問題,根本原因是集中式共享存儲的性能無法真正實現隨業務發展的按需擴容。存儲控制器決定了存儲的整體性能,因其內嵌在存儲設備中,無法實現橫向擴展。在對于虛擬機數量以及I/O(Input/Output,輸入/輸出)接口的需求大量增加時,巨量的數據訪問請求會導致控制器擁塞,造成性能瓶頸。因此,當有新的應用需要上線時,只能通過購置新的存儲設備解決現有環境中存儲設備性能瓶頸問題。
正是由于存儲設備缺乏線性擴展能力,致使業務發展受限,無法及時響應業務發展需求。存儲設備的高級特性如數據壓縮、重復數據刪除、復制特性以及SAN(光纖)交換機的端口均需購買額外的授權才能激活使用,這意味著成本的增加。
綜上所述,隨著應用數量及用戶規模的增長以及用戶對于系統可用性要求的提高,三層架構因其架構復雜、維護難度大、成本高等不足,已經無法適應當前企事業單位業務發展的要求,數據中心建設及管理部門需要一種新的基礎架構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超融合云計算系統,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三層架構因其架構復雜、維護難度大和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超融合云計算系統,其包括數據交換設備,并且還包括至少一個超融合節點,每個所述超融合節點包括多個超融合一體機;所述多個超融合一體機通過所述數據交換設備進行通信連接。
每個所述超融合一體機包括計算模塊、網絡模塊、存儲模塊和控制模塊。
所述計算模塊用于對所述計算模塊和存儲模塊中的資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得到相應的資源占用信息;所述資源使用情況包括計算模塊的運算使用率和存儲模塊的存儲占用率。
所述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資源占用信息確定所述超融合一體機是否需要進行存儲容量擴展,并在需要進行存儲容量擴展時依次通過所述網絡模塊和所述數據交換設備對外進行縱向容量擴展或橫向容量擴展。
所述縱向容量擴展為:同一超融合節點內多個超融合一體機之間進行的數據備份和/或數據遷移。
所述橫向容量擴展為:在所述超融合節點的數量大于一個時,在不同超融合節點之間所進行的數據遷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唯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唯一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537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