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汽車防撞梁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42694.5 | 申請日: | 2019-02-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969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05 |
| 發明(設計)人: | 榮升格;劉建文;汪婧;陳文仙;盧禮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9/18 | 分類號: | B60R19/18;B60R1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曹靜 |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緩沖裝置 汽車防撞 主梁連接 梁體 主梁 可活動連接 安全性能 緩沖效果 安全防護裝置 保障汽車 多級緩沖 平行設置 汽車安全 增設 改進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防撞梁,屬于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其包括梁體和一對相對平行設置的緩沖裝置,梁體與一對緩沖裝置可活動連接,梁體包括主梁和兩個主梁連接件,兩個主梁連接件分別固定連接在主梁的兩端,并且緩沖裝置與主梁通過主梁連接件在水平方向上可活動連接;本發明針對現有汽車防撞梁緩沖效果差、安全性能不高等技術問題進行改進,通過增設多級緩沖結構以及增加安全防護裝置,能夠最大限度的保障汽車因發生碰撞所帶來的損壞。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緩沖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等特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安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防撞梁。
背景技術
防撞梁是用來減輕車輛受到碰撞時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種裝置,現有的防撞梁大多是由主梁、吸能盒,連接汽車的安裝板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車輛發生低速碰撞時有效吸收碰撞能量,盡可能減小撞擊力對車身縱梁的損害,這樣就發揮了它對車輛的保護作用,前、后防撞梁就是車輛第一次承受撞擊力的裝置,在車身被動安全方面有一個重要理念就是一點受力全身受力。說白了就是汽車車體的某一個位置受到了撞擊,如果僅僅讓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話,那么達到的保護效果會很差。如果在某一點受到力的時候,讓整個骨架結構去承受力,則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個點所受到的力的強度,特別是前、后防撞鋼梁在這里就起到很明顯的作用。目前汽車后防撞梁采用簡單的緩沖防撞機構,有些汽車前防撞梁甚至采用塑料緩沖外殼,這樣只能保證汽車在低速行駛中的安全,并且撞擊受力面積集中在車輛的正面,撞擊力度集中造成車輛損壞嚴重,同時對人員造成傷害。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防撞梁,通過將主梁和兩個主梁連接件,并且兩個主梁連接件分別固定連接在主梁的兩端,然后在主梁連接件的側部安裝緩沖裝置,從而達到梁體緩沖的作用。本發明具有多重緩沖機構,最大程度的減小碰撞帶來的危害,當梁體撞擊到物體時,在沖擊力的作用下使得梁體向內運動,該汽車防撞梁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汽車防撞梁,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汽車防撞梁緩沖效果差、安全性能不高等技術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防撞梁,包括梁體和一對相對平行設置的緩沖裝置,梁體與一對緩沖裝置可活動連接,梁體包括主梁和兩個主梁連接件,兩個主梁連接件分別固定連接在主梁的兩端,并且緩沖裝置與主梁通過主梁連接件在水平方向上可活動連接,這樣就能使得汽車在接觸到物體后能夠起到緩沖效果,增加汽車的安全性能。
進一步的,為了更好的起到連接效果,主梁連接件包括固定桿和緩沖桿,固定桿與緩沖桿垂直設置,并且固定桿的首端與主梁的端部焊接固定或者一體成型,緩沖桿位于固定桿的尾端,緩沖桿與緩沖裝置可活動連接。
更進一步的,為了增大安全性能以及實現多級緩沖,降低碰撞沖擊力,緩沖裝置包括第一緩沖裝置和不少于一對的第二緩沖裝置,緩沖桿與第一緩沖裝置可活動連接,第一緩沖裝置之間還水平設置有橫梁,橫梁與主梁位置相對設置,第二緩沖裝置垂直固定安裝在橫梁上,并且第二緩沖裝置與固定桿位置對應安裝。
進一步的,第一緩沖裝置包括內側面開口的水平限位外殼以及安裝在殼體內腔中的緩沖機構,緩沖機構包括齒輪、線輪和拉伸彈簧,齒輪和線輪分別與安裝在殼體內腔中的轉軸進行套裝固定,并且齒輪和線輪的軸線重合;拉伸彈簧的底端與殼體的內腔固定連接,拉伸彈簧的另一端通過連接線與線輪繞接固定;水平限位外殼的內側面開口與緩沖桿對應安裝,并且緩沖桿的外側面上還設有齒塊,齒塊與齒輪嚙合連接。
作為另一種設計方案,第一緩沖裝置包括內側面開口的水平限位外殼、位于殼體內腔中的緩沖橫桿以及壓縮彈簧或彈性壓縮件,緩沖橫桿的一端穿過水平限位外殼的側面開口與緩沖桿垂直固定,壓縮彈簧的底端與殼體的內腔固定連接,壓縮彈簧的另一端與緩沖橫桿垂直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飛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4269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