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蠶蛹油脂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123006.0 | 申請日: | 2019-0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020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12 |
| 發明(設計)人: | 王衛飛;廖森泰;鄒宇曉;穆利霞;胡騰根;王思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3L33/115 | 分類號: | A23L33/115;A23D9/013;A23D9/0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宮愛鵬 |
| 地址: | 51061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蠶蛹 萃取液 改性 固定化脂肪酶 制備 脂肪酶 控制反應體系 降血脂功能 氧化穩定性 脂肪酸乙酯 磷脂 分離回收 分子蒸餾 工藝過程 回收溶劑 活性物質 攪拌條件 溶劑萃取 制備改性 蠶蛹油 環保性 醇解 溶劑 乙醇 催化 精煉 保留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蠶蛹油脂及其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以干燥的蠶蛹為原料,粉碎后利用溶劑萃取,得到含蠶蛹油脂和溶劑的萃取液,且萃取液中水分含量不高于0.5%;(2)在萃取液中加入固定化脂肪酶,不斷添加乙醇,控制反應體系水分含量不高于2%,在攪拌條件下,進行醇解反應;(3)分離回收脂肪酶,回收溶劑,將得到的油相進行分子蒸餾,除去反應產生的脂肪酸乙酯,獲得改性蠶蛹油脂。本發明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制備改性蠶蛹油脂,提高了蠶蛹油脂的降血脂功能和氧化穩定性。該方法不需要將蠶蛹油精煉,同時保留了磷脂等其他活性物質,并且簡化了工藝過程,具有更好的經濟性和環保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強化輔助降血脂功能的蠶蛹油脂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蠶蛹油脂具有輔助降血脂的功能,專利CN108094551A利用蠶蛹油脂開發了一種能夠降低血脂的蠶蛹油奶片,通過在奶粉中添加2-10%的蠶蛹油制成奶片,該奶片能夠降低血脂、膽固醇,改善肝功能。蠶蛹油脂中具有輔助降血脂功能的主要成分為α-亞麻酸(ALA)的甘油酯、磷脂和脂溶性維生素及甾醇類物質。α-亞麻酸(ALA)屬n-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是人體必需脂肪酸之一,也是人體內合成EPA、DHA的前體。富含ALA的甘油酯和磷脂對人體多種疾病尤其是對調節血脂、降低血壓、抗腫瘤、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有著特殊的療效。近期研究發現,含有ALA的甘油二酯具有更高效的降血脂、減肥功能。甘油二酯(diglyceride,簡稱DG)是天然存在的油脂成分,2000年底,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經過安全審查將甘油二酯列入了公認安全性食品形式。以甘油二酯為主要成分的食用油脂,是目前廣受關注的一種健康食用油,替代普通食用油脂后具有降低內臟脂肪、抑制體重增加、降低血液中中性脂肪含量的作用,可用于預防與治療高脂血癥及與高脂血癥密切相關的心腦血管疾病,如動脈硬化、冠心病、中風、腦血栓、肥胖、脂肪肝等。富含α-亞麻酸的甘油二酯,可以將兩者優點結合,作為膳食補充劑食用時,具有更高效的降血脂、減肥功效。
天然動植物油脂一般以甘油三酯為主要成分,甘油二酯含量很低,一般不超過10%。蠶蛹油脂是一類特殊的昆蟲油脂,其脂類物質中富含ALA成分(25-50%)。蠶蛹油脂的主要成分也是甘油三酯(約為85-97%),甘油二酯的含量一般不超過3%。研究表明,以天然動植物油脂為原料進行部分水解或醇解制備甘油二酯,是最具有經濟性的工藝途徑。專利ZL200610035743.8公開了一種全酶法生產甘油二酯的方法,利用具有sn-1(3)位特異性脂肪酶對脂肪或油進行水解,水解度為20~55%,得到的水解產物經分子蒸餾或短程蒸餾,得到主要成份為甘油二酯和甘油三酯的高溫餾分。專利ZL200710030273.0公開了一種甘油二酯的制備方法,利用具有sn-1(3)位特異性的磷脂酶A1催化動植物油脂發生部分水解反應,產生甘油二酯。ZL1208305C公開了一種甘油二酯的生產方法,是將乙醇或甲醇和甘油三酯混合后,在固定化脂肪酶作用下進行部分醇解反應,將反應產物分離得到甘油二酯。
研究發現,與其他ALA型動植物油脂相比,蠶蛹油脂中的ALA更傾向于分布在甘油三酯的sn-2位。這一結構特征,使得其更適于利用sn-1(3)位特異性脂肪酶催化適度水解或醇解反應制備甘油二酯。但是,蠶蛹油脂中一般含有1.5%-2.5%的磷脂,脂肪酶催化的油脂水解反應是界面反應,脂肪酶分布于油水界面的水相,磷脂比甘油三酯更易于分布于界面上,優先于甘油三酯發生水解反應,并隨水相的分離而大量損失。因此,脂肪酶催化的部分水解反應不適用于蠶蛹油脂的改性處理。醇解反應一般使用固定化脂肪酶在非水相體系中進行,避免了磷脂的水解,但是也存在著磷脂被脂肪酶催化醇解的風險。而且,提取得到的蠶蛹油脂中,一般含有2-8%的游離脂肪酸,嚴重影響了蠶蛹油脂的氧化穩定性,需在反應過程或分離過程中將游離脂肪酸含量降至安全水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的蠶蛹油脂產品氧化穩定性差,現有油脂酶法改性技術不適用于蠶蛹油脂改性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改性蠶蛹油脂及其制備方法。在本發明中,通過疏水性材料固定的脂肪酶催化蠶蛹油脂中的甘油三酯進行醇解反應,游離脂肪酸進行酯化反應,制備氧化穩定性更好,降血脂功效更佳的改性蠶蛹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12300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具有健腦益智功能的營養食品
- 下一篇:一種功能性低蛋白能量米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