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輛前端平臺化設計方法及車輛前端平臺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60288.4 | 申請日: | 2019-0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52875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莉婭;董偉佳;李偉萍;張鐵群;周曉平;馬顯;李冬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08 | 分類號: | B62D2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蔣愛花;李健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輛 前端 平臺 設計 方法 | ||
1.一種車輛前端的平臺化設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設計所述車輛前端平臺的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車輛的踵點(P1)至車輛的前輪中心(P2)之間的第一區域,使得所述第一區域的從所述踵點(P1)至所述前輪中心(P2)之間的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尺寸以及所述第一區域的用于安裝空調器、轉向管柱、儀表板加強梁及真空助力器的結構通用于多種不同的車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設計所述車輛前端平臺的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所述前輪中心(P2)至機艙縱梁(6)的前端面之間的第二區域;
其中,所述第二區域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尺寸根據不同車型的動力總成設計。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區域設置有用于安裝散熱器的散熱器框架(61),其中,所述散熱器根據所述動力總成的散熱需求設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設計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所述散熱器框架(61)前端與所述機艙縱梁(6)的前端面之間的尺寸適合于多種車型;
所述散熱器框架(61)后端與所述前輪中心(P2)之間的尺寸根據所述動力總成設計。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設計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所述散熱器框架(61)前端與所述機艙縱梁(6)的前端面之間的結構及空間,使得所述散熱器框架(61)前部安裝的機罩鎖、喇叭及引流罩適合于多種車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設計所述車輛前端平臺的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所述機艙縱梁(6)的前端面至防撞梁(7)的前端面之間的第三區域;
所述第三區域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尺寸根據不同車型的重量進行設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區域的位于所述防撞梁(7)的前端面與所述機艙縱梁(6)的前端面之間的吸能盒(71)根據不同車型的重量進行匹配。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
設計沿車輛的縱向方向從所述防撞梁(7)的前端面至保險杠(8)之間的第四區域;
所述第四區域沿車輛的縱向方向的尺寸根據不同車型的風格進行設計。
9.一種車輛前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前端平臺是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車輛前端的平臺化設計方法進行設計的。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車輛前端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車輛前端平臺包括:
前圍板(2);
兩個地板縱梁(3),兩個所述地板縱梁(3)分別靠近車輛地板兩側沿車輛的縱向延伸且位于所述前圍板(2)下方;
兩個機艙縱梁(6),每個所述機艙縱梁(6)沿車輛的縱向延伸且所述機艙縱梁(6)的后端分別對應連接到所對應側的所述地板縱梁(3);
兩個機艙上縱梁(4),每個所述機艙上縱梁(4)呈圓弧狀彎曲,且所述機艙上縱梁(4)的后端連接到所述前圍板(2),前端向下彎曲連接到所述機艙縱梁(6)。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60288.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避免扭轉系統共振的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海上風電機組單葉片安裝機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