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910040807.0 | 申請日: | 2019-01-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60143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黃亮華;潘傳燕;梁方方;黃國強;米順利;高程海;劉永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K61/10 | 分類號: | A01K61/10;A23K50/80;A23K10/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韋莎 |
| 地址: | 530200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適于 水體 養殖 大口 食性 轉化 方法 | ||
1.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池塘培水:
選用1-2畝的小池塘,池塘水溫12-18℃,消毒后池塘加水高度至50cm,全池潑灑生物肥,每日觀察肥水效果,天晴則每日加水10-15cm,每3-5日全池潑灑生物肥,顯微鏡鏡檢發現輪蟲數量占全部浮游生物60-70%時,開始放苗;
(2)池塘初步馴食:
選擇孵化6-8天、已開口的健康、活力好的大口黑鱸烏仔放入已培好水的池塘中,暫養6天,觀察池水輪蟲數量,如輪蟲數量低于全部浮游生物60%時,加新水10-15cm同時全池潑灑生物肥;
第7天,開始馴化,池塘四周設置食臺;全池潑灑水蚯蚓,潑灑范圍逐漸靠近食臺,每日投喂3次;4-5天后,將水蚯蚓都撒于食臺上,進行定時定點攝食馴化,再持續投喂3天;停喂1天后,將人工飼料粉碎,得到人工飼料粉料,將人工飼料粉料與水蚯蚓以質量比為1:3-5混合投喂,每日逐漸增加人工飼料比例;再經6-7天后,人工飼料粉料:水蚯蚓的質量比達到3-5:1;停喂1天,轉室內馴食;
(3)室內馴食:
全池拖網,將魚苗轉至室內循環水馴化養殖系統,所述室內循環水馴化養殖系統包括過濾池、馴食池、管道和水泵,過濾池通過管道與馴食池連接,水泵與管道連接,馴食場地為馴食池,馴食池中設置有可調節高度的食臺;
具體的,所述過濾池通過進水口添加清水;所述馴食池通過進水管道與過濾池連接,并且進水管道設置有進水閥門;所述水泵與進水管道連接;所述馴食池下端設置有循環管道,并且循環管道設置有循環水閥門,所述馴食池通過循環管道與過濾池連接;所述循環管道上連接有排水管道,排水管道上安裝有排水閥門;循環管道上還設置有總閥門,總閥門用于控制循環管道、排水管道與過濾池的阻斷或連通;
將人工飼料粉料與水蚯蚓混合,人工飼料粉料與水蚯蚓的質量比為3-5:1,得到混合飼料,將混合飼料投喂在池中設置的食臺上,初始食臺設置在馴食池中部位于池水深度的中間,每日投喂3次;每日升高食臺5-15cm,逐漸增大人工飼料破碎料細度;
5-6天后,食臺距水面為5-10cm,人工飼料不需粉碎直接與水蚯蚓混合,質量比為人工飼料:水蚯蚓=3-5:1,為了防止過多人工飼料顆粒漂浮,混合后等待1小時后再投喂;逐漸減少水蚯蚓在混合飼料中的含量,混合后等待時間也逐漸減少,逐日增加人工飼料顆粒漂浮在水面的比例,如漂浮的飼料沒有及時吃完,下次投喂減少投料,控制在投喂后飼料在15分鐘內無剩余;經5-7天,撤去食臺,投喂伴有水蚯蚓汁的人工飼料顆粒,每天逐漸減少水蚯蚓汁含量,再經過5-6天,人工飼料顆粒完全不加水蚯蚓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肥按質量百分數計如下:油糠10-15%、紅糖5-6%、豆粕20-30%、酵母粉0.3-0.5%、魚骨粉10-15%、EM菌原液0.1-0.3%、炭黑粉2-5%,余量為水;
所述生物肥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紅糖溶于水中,加入油糠、豆粕、魚骨粉和酵母粉,經充分攪拌混合后,在48-55℃的溫度下發酵30-40天;然后加入EM菌原液和炭黑粉,攪拌均勻即可。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飼料按重量份數計,包括如下原料:進口魚粉30-40份,國產魚粉25-35份,發酵豆粕10-20份,木薯淀粉5-15份,海水魚油2-4份,烏賊膏2-4份、磷脂粉1-3份,磷酸二氫鈣1-2份,多維多礦1-2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池為0.5立方,用于過濾養殖水;所述馴食池是直徑為2.5m,深為0.8m的橢圓形,容積為4立方,用于馴化大口黑鱸;所述馴食池內設置有一個直徑為0.5米的可調高度食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適于小水體養殖大口黑鱸食性轉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食池內設置有可升降的漁網,所述漁網的高度為0.6m,漁網的網洞直徑為0.5-1cm;所述可升降漁網將馴食池分隔成兩個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中醫藥大學,未經廣西中醫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408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