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20464.1 | 申請日: | 2019-01-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9737766A | 公開(公告)日: | 2019-05-10 |
| 發明(設計)人: | 劉童童;陸摯譯;王金玉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童童 |
| 主分類號: | F27D17/00 | 分類號: | F27D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心管 耐堿 廢氣處理箱 圓孔 廢氣處理工藝 處理液中 堿性物質 金屬冶煉 磁鐵塊 廢氣 廢氣處理技術 廢氣處理效率 金屬真空冶煉 塊狀氫氧化鈉 氫氧化鈉處理 隔板 等距開設 兩端密封 還原爐 外柱面 冰塊 補充 底端 固連 兩組 內腔 填充 鐵屑 消耗 封閉 | ||
本發明屬于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取過若干兩端密封的耐堿空心管,在耐堿空心管的外柱面上等距開設三組圓孔,并且耐堿空心管的內部位于任意相鄰兩組圓孔之間均設有隔板,向耐堿空心管三個子腔中分別填充一半內腔的塊狀氫氧化鈉,用于補充堿性物質;將耐堿空心管上的三組圓孔均用冰塊封閉,并在耐堿空心管的底端固連磁鐵塊,磁鐵塊用于除去處理液中的鐵屑;向金屬真空冶煉還原爐中的廢氣處理箱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處理液,并將的耐堿空心管投入廢氣處理箱中,用于處理廢氣;向廢氣處理箱中通入廢氣,進行攪拌;本發明能夠對處理液中消耗的堿性物質進行補充,提高廢氣處理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廢氣處理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冶金過程的冶金廢氣的主要污染物有:含二氧化硫煙氣、含氟煙氣、含塵煤氣、含氮氧化物煙氣等。冶金廢氣的排放量大,污染面廣;溫度高,成分復雜,粉塵顆粒細,吸附力強;廢氣中具有高的回收價值。冶金廢氣凈化處理的有些產品同時也具有很高利用價值?;鸱ㄒ苯鹫羝泻写罅康亩趸颍趸蚧厥蘸竽軌蛑扑?。這是工業制酸的一個重要的來源。
現有的金屬冶煉設備在進行廢氣處理時無法對吸收廢氣中二氧化硫的物質進行補充,從而導致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剩余,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為此,提供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能夠對處理液中消耗的堿性物質進行補充,從而提高處理液對廢氣的處理效率,同時除去廢氣中的鐵屑進行再利用,從而提高了廢氣處理的質量,避免二次處理,減少了工作量。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的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能夠對處理液中消耗的堿性物質進行補充,從而提高處理液對廢氣的處理效率,同時除去廢氣中的鐵屑進行再利用,從而提高了廢氣處理的質量,避免二次處理,減少了工作量。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金屬冶煉廢氣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S1:取過若干兩端密封的耐堿空心管,在耐堿空心管的外柱面上等距開設三組圓孔,并且耐堿空心管的內部位于任意相鄰兩組圓孔之間均設有隔板,向耐堿空心管三個子腔中分別填充一半內腔的塊狀氫氧化鈉,用于補充堿性物質;通過兩個隔板將耐堿空心管分割成三個子腔,并且向三個子腔中填充一半體積的塊狀氫氧化鈉,利用塊狀氫氧化鈉溶于氫氧化鈉處理液中,從而補充氫氧化鈉處理液中的堿性物質,進而提高氫氧化鈉處理液對廢氣的處理效率;
S2:將S1中的耐堿空心管上的三組圓孔均用冰塊封閉,并在耐堿空心管的底端固連磁鐵塊,磁鐵塊用于除去處理液中的鐵屑;通過磁鐵塊使得耐堿空心管懸浮在氫氧化鈉處理液的中部以上懸浮在氫氧化鈉處理液的液面以上,利用廢氣的熱量使得耐堿空心管上的冰塊從下至上依次融化,使氫氧化鈉處理液依次進入耐堿空心管的三個子腔中,磁鐵塊帶動耐堿空心管下沉,從而使得溶于氫氧化鈉處理液中的塊狀氫氧化鈉均勻分布,補充堿性物質,有效提高廢氣的處理質量;通過磁鐵塊對氫氧化鈉處理液中的鐵屑記性吸附回收,進行循環利用,節約資源;
S3:向金屬真空冶煉還原爐中的廢氣處理箱中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處理液,并將S2中的耐堿空心管投入廢氣處理箱中,用于處理廢氣;通過氫氧化鈉處理液與廢氣中的二氧化硫氣體反應生成鹽溶液,從而避免二氧化硫直接排放至空氣中,保護工人的身體健康,提高了安全系數;
S4:向S3中廢氣處理箱中通入廢氣,進行攪拌;通過導入的廢氣帶動擺動模塊、轉動模塊和攪動模塊均對氫氧化鈉處理液進行攪動,從而使得廢氣與氫氧化鈉處理液混合充分,提高廢氣處理質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童童,未經劉童童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204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