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金屬電極側向包覆高反射膜提高光效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910010353.2 | 申請日: | 2019-0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14160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0-07-14 |
| 發明(設計)人: | 王帥;程葉;楊猛;王利明;凌華山 | 申請(專利權)人: | 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3/00 | 分類號: | H01L33/00;H01L33/4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38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金屬電極 側向 包覆高 反射 提高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LED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金屬電極側向包覆高反射膜提高光效的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流程包括MSA、CBL、TCL、PAD、NDBR、PSV,具體步驟為1)MSA:在GAN上定義出LED芯片圖形大小;2)CBL:沉積一層SiO2電流阻擋層;3)TCL:再沉積一層導電層;4)PAD:在鍍上金屬電極用于導電作業;5)NDBR:在金屬電極側面鍍上一層高反射DBR層;6)PSV:最后鍍上一層SiO2,作為芯片保護層,本發明打破常規思路,通過在金屬電極側面鍍上一層高反射DBR層,增加了側向光于金屬電極上的反射,進而實現光效的最大化;且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滿足了LED芯片的制作要求,可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進行推廣應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LED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金屬電極側向包覆高反射膜提高光效的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第三代光源LED以其具體節能環保的優越性已逐步取代傳統光源。LED光源的發光核心在于芯片的制作以及光效的提取。目前業內LED芯片制作主要為正裝結構芯片,即利用一系列透過、反射等原理將外延GAN發出的光最大限度的從芯片正面發出來,減小芯片背面以及側壁等方面對光造成的吸收,從而實現光效最大化。
目前芯片中游芯片端未將外延出光效益達到100%,其中一部分被金屬電極遮擋,雖然金屬電極下會有一定厚度的Al層,金屬電極的厚度相對也會遮光。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在金屬電極側向包覆高反射膜提高光效的方法,通過在金屬電極側面鍍上一層高反射DBR層,增加側向光于金屬電極上的反射,達到亮度最大化效益。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在金屬電極側向包覆高反射膜提高光效的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流程包括MSA、CBL、TCL、PAD、NDBR、PSV,具體步驟如下:
1)MSA:在GAN上定義出LED芯片圖形大小;
2)CBL:沉積一層SiO2電流阻擋層;
3)TCL:再沉積一層導電層;
4)PAD:在鍍上金屬電極用于導電作業;
5)NDBR:在金屬電極側面鍍上一層高反射DBR層;
6)PSV:最后鍍上一層SiO2,作為芯片保護層。
優選地,步驟5)中所述高反射DBR層由SiO2與Ti3O5交替鍍膜而成,且所述高反射DBR層的厚度為3.0-6.0um。
優選地,所述高反射DBR層的厚度為3.5um。
優選地,所述高反射DBR層中SiO2與Ti3O5的厚度比為1:1。
優選地,步驟4)中所述金屬電極選用金電極、銀電極或銅電極中的任意一種。
優選地,步驟3)中所述導電層為銦錫氧化物沉積層。
有益效果:
本發明打破常規思路,通過在金屬電極側面鍍上一層高反射DBR層,增加了側向光于金屬電極上的反射,進而實現光效的最大化;且本發明的制備工藝簡單,滿足了LED芯片的制作要求,可在實際的工業生產中進行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技術方案制備的LED芯片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方案制備的LED芯片的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未經聚燦光電科技(宿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91001035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智慧共享電源計量箱
- 下一篇:一種能夠實現無線電能傳輸穩壓輸出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