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管理機動車輛的可逆空調回路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880045984.1 | 申請日: | 2018-05-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08692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21 |
| 發明(設計)人: | J-M.劉;R.博維斯;J.貝諾瓦里 | 申請(專利權)人: | 法雷奧熱系統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H1/00 | 分類號: | B60H1/00;B60H1/32;F24D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譚華 |
| 地址: | 法國拉韋里勒***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管理 機動車輛 可逆 空調 回路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管理可逆空調回路(1)的方法,所述回路能夠在如下模式中操作:冷卻模式,其中,意圖用于乘客艙的內部空氣流(100)被冷卻,從內部空氣流(100)回收的熱能被排放到機動車輛外部的空氣流(200),第一除濕模式,其中,內部空氣流(100)被冷卻且然后在到達乘客艙中之前被加熱,熱泵模式,其中,內部空氣流(100)被加熱,加熱內部空氣流(100)的熱能從外部空氣流(200)回收,以及第二除濕模式,其中,內部空氣流(100)被冷卻且然后在到達乘客艙中之前被加熱,可逆空調回路(1)包括中央控制單元(40),其適于根據模式轉換模塊控制從一個操作模式到另一個操作模式的轉變,其如下轉變:沿第一方向通過冷卻模式、第一除濕模式、第二除濕模式、然后通過熱泵模式,和沿第二方向通過熱泵模式、第二除濕模式、第一除濕模式、然后通過冷卻模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機動車輛的領域,且更特別地涉及一種機動車輛空調回路以及其在熱泵模式中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機動車輛越來越多地包括空調回路。通常,在“傳統”空調回路中,制冷劑相繼地通入到壓縮機、稱為冷凝器且布置為與機動車輛外部的空氣流接觸以釋放熱的第一熱交換器、膨脹裝置以及稱為蒸發器且布置為與機動車輛的內部空氣流接觸以對其冷卻的第二熱交換器。
還存在更復雜的空調回路架構,其使得可以獲得可逆空調回路,即,其可使用熱泵操作模式,在該模式中,其在第一熱交換器(稱為蒸發器-冷凝器)處在外部空氣中吸收熱能,且特別地通過第三專用熱交換器將其釋放給車輛內部。
這特別地利用間接空調回路可行。在該情況下,間接是指,空調回路包括兩個環路,用于流通兩個單獨的流體(諸如一是制冷劑、二是乙二醇水),以便執行各種熱交換。
空調回路由此包括制冷劑在其中流通的第一制冷劑環路、熱傳遞流體在其中流通的第二熱傳遞流體環路、以及一起設置在第一制冷劑環路和第二熱傳遞流體環路上的雙流體熱交換器,以便允許所述環路之間的熱交換。
但是,這樣的空調回路允許根據各種操作模式的使用從一個操作模式轉變為另一模式,通常重要的是,停止制冷劑流且等待各種壓力平衡,以便隨后以期望的操作模式重新開始。空調回路的該停止可導致機動車輛內部中的一個或多個用戶不舒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因此是至少部分地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且提出一種改進的用于管理可逆空調回路的方法,用于從一個操作模式轉變為另一個操作模式。
因此,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管理可逆空調回路的方法,所述回路能夠根據如下模式操作:
冷卻模式,其中,意圖用于車輛內部的內部空氣流被冷卻,從內部空氣流回收的熱能被排放到機動車輛外部的空氣流,
第一除濕模式,其源自于冷卻模式,在第一該除濕模式中,內部空氣流被冷卻且然后在到達車輛內部中之前被加熱,
熱泵模式,其中,內部空氣流被加熱,加熱內部空氣流的熱能從外部空氣流回收,以及
第二除濕模式,其源自于熱泵模式,在該熱泵模式中,內部空氣流被冷卻且然后在到達車輛內部中之前被加熱,
可逆空調回路包括中央控制單元,其適于根據模式轉換模塊控制從一個操作模式到另一個操作模式的轉變,其如下轉變:
沿第一方向通過冷卻模式、第一除濕模式、第二除濕模式、然后通過熱泵模式,和
沿第二方向通過熱泵模式、第二除濕模式、第一除濕模式、然后通過冷卻模式。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中央控制單元能夠控制壓縮機,且為了沿轉換模塊的第二方向從一個操作模式轉變為另一個操作模式,中央控制單元測量和計算在操作模式變化時涉及的停止閥每側的制冷劑壓力差,
如果該壓力差小于預確定臨界值,中央控制單元能夠控制從一個操作模式到另一個操作模式的轉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法雷奧熱系統公司,未經法雷奧熱系統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8004598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饋深度學習方法和系統
- 下一篇:基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