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輔助行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163233.X | 申請日: | 2018-12-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10078229U | 公開(公告)日: | 2020-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華;寇博;宋耀靜;王艷花;張偉社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安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權 |
| 地址: | 710064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輔助 行走 裝置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輔助行走裝置,包括小腿支具,小腿支具上端設有小腿固定結構,小腿支具下端鉸接有用于放置鞋體的鞋體骨架,小腿支具后端和鞋體骨架后端之間設有儲能機構;當儲能機構處于自然狀態時,鞋體在地面的正投影與鞋體呈預設范圍的角度。該輔助行走裝置,通過儲力機構中扁簧的拉伸和回彈輔助踝關節背屈運動,起到輔助行走的作用;小腿固定結構的大小可調,穿戴方便。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踝關節輔助器械和行走輔助裝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輔助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老年人或小腿以下的腿疾人的肌肉力量和關節功能會隨著年齡地增加而逐步降低,在下肢力量衰減和下肢關節損傷方面表現最為明顯,以至于影響腿疾人的行動能力和生活質量。行走時,小腿肌肉的等長收縮導致長時間行走增加肌肉疲勞,踝關節等其他部位的疾病影響行走時踝關節的背屈和跖屈運動,會導致步伐不均、變小及重心不穩等的行走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輔助行走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輔助行走裝置,包括小腿支具,小腿支具上端設有小腿固定結構,小腿支具下端鉸接有用于放置鞋體的鞋體骨架,小腿支具后端和鞋體骨架后端之間設有儲能機構;當儲能機構處于自然狀態時,鞋體前端低于后端,鞋體在地面的正投影與鞋體呈預設范圍的角度。
進一步的,當儲能機構處于自然狀態時,鞋體在地面的正投影與鞋體的角度為50°。
進一步的,儲能機構由擺桿和扁簧組成;扁簧兩端分別設有擺桿,擺桿的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第一連接孔。
進一步的,還包括上支架;小腿支具后端設有上連接凸臺,上支架一端通過緊固螺釘固定在連接凸臺上,上支架的另一端通過第一插銷與擺桿的上端鉸接。
進一步的,還包括下支架;鞋體骨架后端設有下連接凸臺,下支架的一端通過螺釘固定在下連接凸臺上,下支架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插銷與擺桿的下端鉸接。
進一步的,小腿支具下端設有第二連接孔,鞋體骨架相對應的兩側分別設有螺帽;當螺帽穿過第二連接孔時,兩者能夠鉸接形成轉動副。
進一步的,還包括限位螺釘,限位螺釘與螺帽相配合,起限位作用。
進一步的,小腿固定結構為圓弧形,小腿固定結構包括護腿,護腿外側設有束緊帶,束緊帶上設有用于調節其自身長度的金屬扣環;護腿兩側分別設有用于與小腿支具相連接的鉚釘。
進一步的,儲能機構還包括彈簧上蓋和彈簧外殼;彈簧上蓋設在高于扁簧的擺桿外圍,與彈簧外殼組成封閉腔體,所述封閉腔體的直徑大于擺桿的直徑,伸入封閉腔體擺桿下端的直徑與所述封閉腔體的直徑相等,伸入封閉腔體擺桿(5-1)下端與扁簧的上端相連接。
當儲能機構處于自然狀態時,扁簧處于自由狀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輔助行走裝置,通過儲力機構中扁簧的拉伸和回彈輔助踝關節背屈運動,起到輔助行走的作用;小腿固定結構的大小可調,穿戴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行走裝置未穿戴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行走裝置穿戴完成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行走裝置中的小腿固定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行走裝置中的小腿支具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輔助行走裝置中的儲能機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安大學,未經長安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1632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印制線路板生產用沖床脫模裝置
- 下一篇:一種攪拌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