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99208.X | 申請日: | 2018-12-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32088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馮永星;錢文鐸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永星;錢文鐸 |
| 主分類號: | B60R16/02 | 分類號: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合智同創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545 | 代理人: | 李杰 |
| 地址: | 102488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央處理模塊 功能執行 元件控制 汽車控制電路 電源模塊 雙向無線通信 本實用新型 車輛安全性 布線難度 電子控制 實體數據 統一控制 整車控制 智能化 車體 供電 通信 | ||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控制電路,包括功能執行元件、元件控制模塊、中央處理模塊和電源模塊,通過電源模塊為功能執行元件、元件控制模塊和中央處理模塊進行供電,以實現對功能執行元件的電子控制;中央處理模塊與元件控制模塊通過進行雙向無線通信,可減少汽車控制電路中的實體數據線數量,簡化車輛布線難度,降低車體重量,提高車輛安全性;可通過一個中央處理模塊與多個元件控制模塊進行通信,從而實現多個功能執行元件的統一控制,有利于提高整車控制的智能化程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在汽車產業中,出于對安全性、舒適性、方便性、低公害、低成本的要求,各種各樣的電子控制系統被開發了出來。由于這些電子控制系統之間通信所用的數據類型及對可靠性的要求不盡相同,由多條總線構成的情況很多,線束的數量也隨之增加。為適應“減少線束的數量”、“通過多個LAN,進行大量數據的高速通信”的需要,1986年德國電氣商博世公司開發出面向汽車的CAN總線協議(控制器局域網絡,Controller Area Network),此后,CAN通過ISO11898及ISO11519進行了標準化,CAN總線協議已經成為汽車計算機控制系統和嵌入式工業控制局域網的標準總線,并且擁有以CAN為底層協議專為大型貨車和重工機械汽車設計的J1939協議。
汽車不同控制器對CAN總線的性能要求不同,可將CAN總線系統認為設定成不同的區域。例如,實現包括發動機、電動機等元件的驅動系統的控制,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較高,需要數據傳輸的速率較高;而實現包括車燈、車門、車窗等元件的車身系統的控制,對數據的實時性要求相對較低,數據傳輸的速率也可適當降低。
CAN總線系統上通過多條雙向數據線將汽車多個元件并聯,以實現控制器和各個汽車元件之間的雙向并行通信。數據線可采用雙絞線、同軸電纜和光導纖維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廉價的雙絞線。發明人在實現本發明的過程中發現,無論是否采用CAN總線系統,由于目前很多型號的汽車均有多個元件采用電子控制的方式,仍然會出現數量眾多的數據線,不僅加大了汽車的重量,而且會出現檢修時數據線識別困難,線路老化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汽車控制電路,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車輛數據線數量過多,不便于識別及易老化的缺陷,達到簡化車輛布線難度,降低車體重量,提高車輛安全性的效果。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汽車控制電路,包括功能執行元件、元件控制模塊、中央處理模塊和電源模塊,其中:
所述電源模塊分別與所述功能執行元件、所述元件控制模塊和所述中央處理模塊通過電源線連接,以分別為所述功能執行元件、所述元件控制模塊和所述中央處理模塊供電;
所述中央處理模塊包括通過數據線連接的第一控制單元和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和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分別與所述電源模塊通過電源線連接,所述第一控制單元和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可進行雙向有線通信,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可與所述元件控制模塊中的第二無線通信單元進行雙向無線通信;
所述元件控制模塊包括通過數據線連接的第二控制單元和第二無線通信單元,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單元和所述第二無線通信單元分別與所述電源模塊通過電源線連接,所述第二控制單元與所述功能執行元件通過數據線連接,可分別與所述功能執行元件和所述第二無線通信單元進行雙向有線通信;
所述功能執行元件包括發動機、變速器、ABS系統、空調、安全氣囊、電控懸架、動力轉向、電機、車燈、雨刷器、玻璃電加熱系統、電動座椅、電控門鎖、電控車窗、電控后視鏡、喇叭、音響系統中的至少其一。
在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無線通信單元包括第一藍牙單元,所述第二無線通信單元包括第二藍牙單元,所述第一藍牙單元與所述第二藍牙單元可配對連接,并進行雙向無線通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永星;錢文鐸,未經馮永星;錢文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9920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PCB開關控制板和電池裝置
- 下一篇:一種汽車線束搭鐵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