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2045216.6 | 申請日: | 2018-12-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6067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16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晨陽;左殿軍;王義安;孔憲衛;楊云平;干偉東;楊宗默;李延偉;喬華倩 | 申請(專利權)人: | 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2B3/26 | 分類號: | E02B3/26;E01D19/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濱海科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楊慧玲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適應 防撞 減振體系 轉動輪 橋墩 固定體系 減振裝置 剛柔性 預埋 本實用新型 外層保護 帶動裝置 連桿轉動 整體偏轉 滑動 船舶 包圍 軌道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包括預埋固定體系、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和外層保護體系,所述的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通過預埋固定體系與橋墩相連,所述的外層保護體系包圍在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外側;所述的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包括若干的連桿,所述的連桿的兩端均設有轉動輪,所述的轉動輪均與連桿轉動連接,且所述的轉動輪均與所述的預埋固定體系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能夠利用轉動輪在軌道上的滑動帶動裝置整體偏轉,減少船舶正面瞬時沖擊。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橋墩防撞減振防護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內河航道和城市交通建設的快速發展,在內河航道上越來越多的橋梁建成并投入使用,船舶對橋墩的撞擊事故時有發生。為預防和避免此類事故對橋梁產生嚴重影響,水運管理部門一般從法規上限定船舶安全通行距離;另外,工程上亦在橋墩設置安全防撞裝置以減輕船舶的撞擊力。
目前,橋墩安全防撞裝置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以鋼套箱為代表的剛性裝置;另一類是以高強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柔性裝置。前者利用鋼結構變形吸收船舶的沖擊能量,但由于自身剛度較大,無法有效減小船舶瞬間撞擊產生的沖擊力,且船體和鋼箱在消能過程中產生較大的變形,易破損;后者利用復合橡膠材料減小了結構剛度,增大了阻尼和接觸時間,有效減小沖擊能量,但材料價格昂貴,安裝過程比較復雜,且易脫落。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以實現有效減小船舶的沖擊力,保護橋墩安全的功能,同時避免結構安裝復雜,更換不易以及使用壽命短的缺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包括預埋固定體系、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和外層保護體系,所述的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通過預埋固定體系與橋墩相連,所述的外層保護體系包圍在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外側,且所述的外層保護體系與預埋固定體系相連;
所述的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包括若干的連桿,所述的連桿的兩端均設有轉動輪,所述的轉動輪均與連桿轉動連接,且所述的轉動輪均與所述的預埋固定體系滑動連接;
所述的連桿上均設有若干的彈簧,所述的彈簧固定在連桿與所述的外層保護體系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動輪上均設有軸承,所述的轉動輪分別與連桿通過軸承轉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外層保護體系包括保護鋼板和第一橡膠墊,所述的保護鋼板和預埋固定體系分別位于所述的連桿的兩側,所述的保護鋼板與連桿之間通過彈簧相連,所述的第一橡膠墊首尾相連的包圍在保護鋼板的外側,且第一橡膠墊的兩側分別與預埋固定體系相連。
進一步的,所述的預埋固定體系包括2個支撐單元,所述的支撐單元均固定在橋墩上,且所述的支撐單元鏡像的位于所述的自適應防撞減振體系的兩端。
進一步的,所述的支撐單元包括第一支撐件、第二支撐件和若干的固定件,所述的第一支撐件通過固定件與橋墩固定連接,所述的第二支撐件的一端與第一支撐件固定連接,且第二支撐件的另一端與和其相對應的轉動輪滑動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撐件與橋墩之間均設有第二橡膠墊。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橡膠墊的兩側分別與和其相對應的第一支撐件固定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的轉動輪均位于所述的第一支撐件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支撐件為角鋼。
進一步的,所述的第二支撐件為工字型鋼。
一種自適應剛柔性橋墩防撞減振裝置的安裝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未經交通運輸部天津水運工程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20452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