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壓殼體分段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95413.8 | 申請日: | 2018-11-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25369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 發明(設計)人: | 田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3G8/00 | 分類號: | B63G8/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天科技專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張曉飛 |
| 地址: | 10007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耐壓殼體 分段 擋圈 水下航行 拉緊 密封圈 分段連接結構 分段連接 拉緊螺釘 本實用新型 螺帽 密封連接 耐壓性能 打孔 光潔 開槽 美觀 | ||
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壓殼體分段連接結構,包括螺帽、左拉緊擋圈、左耐壓殼體分段、連接分段、密封圈、右耐壓殼體分段、右拉緊擋圈和拉緊螺釘;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通過連接分段連接在一起;連接分段上安裝密封圈;左緊擋圈和右拉緊擋圈分別安裝在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內,通過拉緊螺釘將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連接成一體。本實用新型能實現耐壓殼體各分段之間的密封連接,并且不需要在耐壓殼體各分段上打孔和開槽,提高了耐壓殼體的耐壓性能,同時水下航行器外表也更加光潔美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耐壓殼體分段之間的連接結構,屬于水下航行器結構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水下航行器的結構設計中,需要考慮如何對兩個耐壓艙段進行連接,還要具備良好的密封性和足夠的結構強度。目前所使用的連接結構大部分均需要在殼體表面開孔或者開槽,使用螺釘或者楔環固定。這樣做的缺點是開孔或者開槽破壞了殼體的整體結構,降低了結構強度。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壓殼體分段連接結構,通過在耐壓殼體內部設計連接結構從而將兩個耐壓殼體分段連接在一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壓殼體分段連接結構,包括螺帽、左拉緊擋圈、左耐壓殼體分段、連接分段、密封圈、右耐壓殼體分段、右拉緊擋圈和拉緊螺釘;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通過連接分段連接在一起;連接分段上安裝密封圈;左緊擋圈和右拉緊擋圈分別安裝在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內,通過拉緊螺釘將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連接成一體。
在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內部均有用于安裝左拉緊擋圈和右拉緊擋圈的凸臺結構,左拉緊擋圈和右拉緊擋圈分別安裝在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內部設計的凸臺內。
所述安裝在左拉緊擋圈和右拉緊擋圈內的凸臺結構數量均為4~8個。
所述拉緊螺釘為六角頭螺釘,螺釘頭鑲嵌于右拉緊擋圈的六角形凹槽中防止轉動。
所述拉緊螺釘的數量為4-8個。
所述密封圈采用O型密封圈。
所述左耐壓殼體分段為水下航行器的一段耐壓艙體,為薄壁圓筒結構,內部兩端有凸臺結構用于安裝左拉緊擋圈。
所述連接分段為圓筒結構,兩端有密封槽,安裝有密封圈,左耐壓殼體分段和右耐壓殼體分段分別套接于連接分段兩端。
所述右耐壓殼體分段為水下航行器的一段耐壓艙體,為薄壁圓筒結構,內部兩端有凸臺結構用于安裝左拉緊擋圈。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在耐壓殼體分段內部設計連接結構將兩個耐壓殼體分段連接在一起,避免了在耐壓殼體上打孔、開槽,從而提高了整個殼體的耐壓強度,另外還使整個水下航行器外表整潔美觀,降低了摩擦阻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用于水下航行器的耐壓殼體分段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左右耐壓殼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右拉緊擋圈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連接分段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9541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應用于水下機器人自主回收的光源引導系統
- 下一篇:潛水器浮力調節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