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柴油機進氣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931915.4 | 申請日: | 2018-11-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12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6 |
| 發明(設計)人: | 胡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31/00 | 分類號: | F02B31/00;F02F1/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誠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湯茂盛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進氣道 柴油機進氣道 光滑曲面 本實用新型 一體式鑄造 充氣效率 節流損失 流量系數 內表面 氣缸蓋 滾流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充氣效率,提高流量的柴油機進氣道,包括與氣缸蓋一體式鑄造連接的進氣道,進氣道的內表面為連續的光滑曲面。上述方案中,連續的光滑曲面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節流損失,在不影響滾流強度的前提下提高流量系數。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柴油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柴油機進氣道。
背景技術
目前,直噴式柴油機通常有兩種進氣道形式:1.切向氣道;2.螺旋氣道。前者是使氣道在氣缸壁上轉向,以形成缸內渦流;后者則是使氣流在進入氣缸前形成渦流。螺旋氣道性能略優于切向氣道,螺旋氣道呈螺旋曲面狀,空氣高速經過進氣道后自身形成渦流,渦流比大,流量系數偏小;切向氣道自身不能形成渦流,只能通過氣缸壁的引導作用形成渦流,渦流比小,流量系數大。在柴油機開發過程中,適當的進氣道渦流比,較大的流量系數,與燃燒系統、燃燒室、噴油達到匹配,才能實現高功率,低油耗,低排放等節能環保要求。
對于航空柴油機而言,其轉速一般大于3500r/min,且運行工況均處于高轉數(3500~4500r/min),缸內氣流速度高,不需依賴進氣道渦流比,而要求缸內充氣效率高,因此,傳統的切向氣道和螺旋氣道均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能夠提高充氣效率,提高流量的柴油機進氣道。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柴油機進氣道,包括與氣缸蓋一體式鑄造連接的進氣道,進氣道的內表面為連續的光滑曲面。
上述方案中,連續的光滑曲面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節流損失,在不影響滾流強度的前提下提高流量系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進氣道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主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前后流量系數對比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柴油機進氣道,包括與氣缸蓋A一體式鑄造連接的進氣道10,進氣道10的內表面為連續的光滑曲面。對于航空柴油機而言,要求缸內充氣效率高,因此連續的光滑曲面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節流損失,在不影響滾流強度的前提下提高流量系數。
為了進一步增大充氣的流量,進氣道10沿氣缸蓋A軸線對稱設置有2個。對稱設置的進氣道10能夠減小一個進氣道對另一個進氣道氣流的干涉,加大流量系數。
進一步的,進氣道10包括沿氣流方向依次設置的進氣口11、第一直通氣道12、彎通氣道13、第二直通氣道14以及進氣道喉口,第一直通氣道12、彎通氣道13和第二直通氣道14平滑銜接,彎通氣道13和第二直通氣道14的連通處設置有氣門室凸臺15。彎通氣道13處于進氣道10的中部,靠近燃燒室。
優選的,彎通氣道13的曲率半徑為33~36mm。
為了進氣道喉口所在的面與氣缸蓋A底平面之間的夾角θ為2~4°。
圖3是實施本專利前后的流量系數對比,流量系數從0.34提升至0.42,提高24%;實測柴油機在4200r/min轉速下,升功率增加8kW/L,在40kW和4000r/min工況下,有效燃油消耗率降低5g/(kW·h)。本實用新型專利針對航空高速柴油機特征,設計高流量系數特征進氣道,提高充氣效率和降低進氣系統阻力,繼而提高航空柴油機功率和降低小負荷工況油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9319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轎車專用水冷式中冷器
- 下一篇:增壓直噴發動機進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