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耗能阻尼支撐有效
申請號: | 201821828305.1 | 申請日: | 2018-11-07 |
公開(公告)號: | CN20922736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8-09 |
發明(設計)人: | 王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思納建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E04B1/98;E04B1/92;E04H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滬慧律師事務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耗能 端部支撐 氣囊元件 高粘度 粘滯體 導桿 主桿 本實用新型 活塞 阻尼支撐 缸體 延性 脆性破壞 結構內力 螺栓連接 強風作用 外力作用 阻尼性能 大地震 活塞式 內置 變形 損傷 傳遞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缸體設內置高粘度粘滯體和氣囊元件的活塞式耗能阻尼支撐,它包括端部支撐主桿、導桿、缸體、活塞、高粘度粘滯體、氣囊元件,端部支撐主桿與導桿通過螺栓連接。結構內力及變形通過端部支撐主桿傳遞給導桿、活塞,經高粘度粘滯體及氣囊元件的耗能并產生阻尼,降低結構受到的外力作用。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增加了結構的耗能阻尼性能,提高了結構的延性,減輕構件開裂和損傷,避免大地震及強風作用下的脆性破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市政、道橋、電力、水利、礦業等領域,具體涉及應用于框架、排架、框架支撐、加固改造、空間結構、塔架、橋梁、棧道等等結構體系的耗能阻尼支撐。
背景技術
在公知的技術領域,一般的普通支撐在受拉工況下比較可靠,但在受壓工況下會產生失穩現象,剛度和承載力急劇下降,不具備耗能和阻尼特性。在地震作用、風荷載、撞擊等水平力作用下,支撐桿內力在受拉、受壓兩種工況下反復變化。支撐的受壓屈曲及滯回性能較差;支撐的可靠性較低。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新的技術方案來解決此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耗能阻尼支撐,解決現有技術中支撐在受壓工況下失穩、剛度和承載力急劇下降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耗能阻尼支撐,包括端部支撐主桿、連接螺栓、導桿、缸體、活塞、高粘度粘滯體、氣囊元件、帶限位環的濾網,所述活塞設置在導桿端部,且其初始位置位于缸體正中,在所述缸體中充滿高粘度粘滯體,在所述缸體內腔兩端分別設置氣囊元件。
優選地,所述氣囊元件內充滿壓縮空氣。
優選地,所述氣囊元件包括添加了抗老劑的耐油性氟橡膠的外囊。
優選地,所述活塞沿環向均勻成組相對設置斜向細孔。
優選地,所述的活塞兩側設置帶限位環的濾網。
優選地,所述的高粘度粘滯體為硅油。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優點: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耗能阻尼支撐,通過缸體內的高粘度粘滯體的流動;以及湍流擾動產生耗能及阻尼,氣囊元件外囊;以及其內充壓縮空氣受力后產生耗能及阻尼。該支撐在多重因素作用下,具備高效的耗能及阻尼性能,相當于主體結構的“保險絲”。為主體結構提供可靠的耗能阻尼支撐體系,確保小震、中等級別風作用下彈性工作狀態,滿足舒適度要求;中震、強風作用下該支撐耗能變形,確保主體結構不屈服。大震下該支撐處于彈塑性工作狀態,變形能力較強,滯回性能較好,充分發揮其耗能阻尼特性。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耗能阻尼支撐,可以根據不同使用者和不同的使用要求,選用合適的粘滯性指標的材料;選擇設置氣囊元件的數量及自身技術參數,提供種類繁多的耗能阻尼支撐。因此,本實用新型應用范圍廣闊。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耗能阻尼支撐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活塞的局部放大圖。
圖中,1為端部支撐主桿,2為連接螺栓,3為導桿,4為缸體,5為活塞,6為高粘度粘滯體,7為氣囊元件,8為帶限位環的濾網,9為斜向細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非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思納建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思納建筑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82830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