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68443.5 | 申請日: | 2018-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2665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施奇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R13/06 | 分類號: | B60R13/06;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水槽 鉸鏈柱 密封結構 密封板 通孔 本實用新型 局部覆蓋 搭接處 汽車 高度方向間隔 高度方向延伸 貼合連接 密封性 搭接 延伸 制作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包括:流水槽和鉸鏈柱兩者的搭接處形成沿著流水槽的高度方向間隔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還包括:流水槽靠近搭接處的端面上延伸出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沿著流水槽的高度方向延伸;鉸鏈柱上延伸出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與流水槽搭接,且至少局部覆蓋在第一通孔上;第一密封板與鉸鏈柱貼合連接,以便至少局部覆蓋在第二通孔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增加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的密封性,提高流水槽和鉸鏈柱的連接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制作難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
背景技術
汽車停放時,小動物可能從發動機底盤上的通孔進入發動機艙內活動,由此引發發動機艙內產生異味,甚至發動機艙內結構被破壞,影響發動機的正常運行;因此,需要對發動機底盤上因相鄰結構搭接產生的通孔或其他原因造成的非功能性通孔進行密封。
整車最具挑戰的密封位于鉸鏈柱和流水槽的搭接結構上。圖1是現有的鉸鏈柱和流水槽的搭接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Z型斷面的分體式流水槽1為分體式結構,鉸鏈柱體2和分體式流水槽1的搭接處形成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分別分布在Z型斷面的兩個拐點處。分體式流水槽1是整車的重要涉水區域,且是前風擋流水區域,因此對密封性有較高要求。同時,在車體前部受到碰撞時,分體式流水槽1是鉸鏈柱體2和A柱的重要傳力路徑,因此要求流水槽和鉸鏈柱的搭接光順平滑。而且,相對于高頂車車型,低頂車車型的風擋玻璃面偏低,導致低頂車車型的鉸鏈柱高度受限,在車身高度方向上,可能影響流水槽和鉸鏈柱的過渡面以及密封面長度,增加了流水槽兩側的密封難度。為解決上述問題,對于現有的低頂車車型,為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分別架設兩個支架,以便進行封堵密封。但是,采用支架不但會增加整車的成本,而且,沒有解決流水槽和鉸鏈柱的過渡面以及密封面長度有限的問題,流水槽的密封性仍然有待加強。而且,增加支架需要增加密封,密封條件更加復雜,增加了制作難度。
因此,需要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以及汽車,增加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的密封性,提高流水槽和鉸鏈柱的連接強度,降低生產成本,降低制作難度。
基于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包含流水槽和鉸鏈柱的密封結構,所述流水槽和所述鉸鏈柱兩者的搭接處形成沿著流水槽的高度方向間隔分布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還包括:所述流水槽靠近所述搭接處的端面上延伸出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沿著所述流水槽的高度方向延伸;
所述鉸鏈柱上延伸出第二密封板,所述第二密封板與所述流水槽搭接,且至少局部覆蓋在所述第一通孔上;所述第一密封板與所述鉸鏈柱貼合連接,以便至少局部覆蓋在所述第二通孔上。
優選地,所述流水槽包括流水槽上板和流水槽下板,所述流水槽上板的下邊沿和所述流水槽下板的上邊沿匹配連接為一體結構,所述流水槽上板的上邊沿和所述流水槽下板的下邊沿均與車身連接。
優選地,所述第一密封板包括第一凸緣、第二凸緣和第三凸緣,所述第一凸緣和所述第二凸緣在所述流水槽上板靠近所述搭接處的邊沿上間隔設置,所述第三凸緣設置在所述流水槽下板靠近所述搭接處的端面上,所述第一凸緣從所述流水槽上板的側邊自上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凸緣從所述流水槽上板的側邊自下向上延伸,所述第三凸緣從所述流水槽下板的上邊沿端面向下延伸。
優選地,所述鉸鏈柱還包括從所述第二密封板由近及遠依次設置的第一匹配面、第二匹配面和第三匹配面,所述第一匹配面、所述第二匹配面和所述第三匹配面分別與所述第一凸緣、所述第二凸緣和所述第三凸緣焊接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6844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安裝有防夾條的汽車尾門
- 下一篇:一種新型的亮條端頭固定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