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發動機蓋及車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729111.6 | 申請日: | 2018-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1268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7-19 |
| 發明(設計)人: | 陳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D25/10 | 分類號: | B62D25/10;B62D2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撐桿支架 連接端 支撐桿 汽車發動機蓋 本實用新型 支架通孔 車體 支撐桿主體 撐桿組件 彎折部 支撐端 機蓋 轉動 蓋本體 在機 穿過 加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發動機蓋,包括機蓋本體和撐桿組件;撐桿組件包括有撐桿支架和支撐桿,撐桿支架連接在機蓋本體上;支撐桿包括支撐桿主體、連接端和支撐端;連接端和支撐端分別連接在支撐桿主體的兩端;在撐桿支架上設置有支架通孔,連接端具有彎折部,彎折部至少部分穿過支架通孔,并能夠在支架通孔中轉動;在連接端上設置有限位結構。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車體。本實用新型公開的汽車發動機蓋及車體,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加工、安裝和使用,其能夠使支撐桿相對機蓋本體轉動,有效防止支撐桿與撐桿支架分離,提高連接強度。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發動機蓋及車體。
背景技術
傳統的汽車發動機蓋中的支撐桿結構具有如下的不足:一、支撐桿通過凹槽或襯套等與機蓋本體連接,結構復雜和成本高;二、支撐桿結構與機蓋本體連接不夠可靠,存在滑脫的風險;三、加工和維護不夠便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發動機蓋及車體,其結構簡單、成本低、便于加工、安裝和使用,其能夠使支撐桿相對機蓋本體轉動,有效防止支撐桿與撐桿支架分離,提高連接強度。
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汽車發動機蓋,包括機蓋本體和用于支撐所述機蓋本體的撐桿組件;
所述撐桿組件包括有撐桿支架和支撐桿,所述撐桿支架連接在所述機蓋本體上;
所述支撐桿包括支撐桿主體、用于與所述撐桿支架連接的連接端和能夠支撐在車身上的支撐端;
所述連接端和所述支撐端分別連接在所述支撐桿主體的兩端;
在所述撐桿支架上設置有支架通孔,所述連接端具有彎折部,所述彎折部至少部分穿過所述支架通孔,并能夠在所述支架通孔中轉動;
在所述連接端上設置有用于阻擋所述彎折部從所述支架通孔中滑出的限位結構。
進一步地,在所述彎折部的末端上還設置有朝向所述支撐端側延伸的自由端;
所述限位結構設置在所述自由端上。
進一步地,在所述支架通孔的孔壁上開設有用于引導所述限位結構穿過所述支架通孔的導向通道,所述導向通道與所述支架通孔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孔壁包括第一孔壁、第二孔壁和位于所述第一孔壁與所述第二孔壁之間的中間孔壁;
所述導向通道包括第一導向槽、第二導向槽和連通在所述第一導向槽與所述第二導向槽的連接導向槽;
所述第一導向槽設置在所述第一孔壁上,所述第二導向槽設置在所述第二孔壁上,所述連接導向槽設置在所述中間孔壁上;
所述第一導向槽與所述第二導向槽之間形成有預設夾角。
進一步地,所述限位結構、所述連接端、所述支撐桿主體與所述支撐端一體成型。
進一步地,在所述支撐桿主體上設置有用于阻擋所述支撐桿主體朝向所述支架通孔側移動的限位部。
進一步地,所述撐桿支架包括用于與所述機蓋本體連接的支座和與所述支座連接的支架連接部,所述支架連接部朝向遠離所述機蓋本體側延伸;
所述支架通孔開設在所述支架連接部上;
所述支座包括有朝向所述機蓋本體側延伸的連接卡扣;
在所述機蓋本體上設置有定位結構,所述連接卡扣與所述定位結構卡持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結構為定位孔,或為定位卡槽。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卡扣包括間隔布置的多條卡條,每條所述卡條分別與所述支座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72911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車身前艙前端的加強肋以及包括其的汽車
- 下一篇:翼子板支架及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