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車內通風布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509411.3 | 申請日: | 2018-09-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9310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杰;王漢青;徐俊彥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0H1/26 | 分類號: | B60H1/26;B60H1/24 |
| 代理公司: | 衡陽市科航專利事務所 43101 | 代理人: | 曾樹林 |
| 地址: | 42100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體 通風殼體 通風裝置 車內 本實用新型 布控系統 防護網 通風 風壓作用 消耗電力 自然通風 高度差 筒形狀 自然風 泊車 熱壓 能源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車內通風布控系統,其包括一個以上設置于車體上的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包括通風殼體,所述通風殼體為筒形狀,其一端設有防護網,所述防護網設于車體外側,通風殼體另一端置于車體內側。本實用新型的具有在無需消耗電力等能源的情況下,通過車外自然風風壓作用與通風裝置高度差形成的熱壓作用,實現泊車車體內外很好的自然通風,降低車內溫度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其特別是涉及一種車內通風布控系統。
背景技術
在太陽暴曬下,停泊在露天車位上汽車車內溫度會劇升,容易導致車內物品熱損壞,導致人體不適及汽車空調能耗增加,還可能導致車內被鎖兒童高溫窒息,乃至汽車自燃現象。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安全簡便的通風裝置來降低車內溫度。
實用新型專利201420346635.2設計了一種具有防盜功能的多孔金屬窗片,泊車時有利于保持車內空氣流通,但是每次使用前后需要裝卸,非常不方便。
發明專利20171127552.7公開了一種泊車狀態車內防高溫裝置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溫度檢測模塊、兒童檢測模塊、主控制模塊、降溫通風模塊等,通過溫度檢測模塊檢測車內氣溫,通過太陽能電池驅動小功率電動空調,實現泊車狀態降溫通風。然而,該專利所公布裝置系統非常復雜,成本高,尤其是車頂太陽能電池板能否較好地驅動空調,尚有待推究。專利201620866974.2和專利201610386532.2所公開車內降溫裝置均為太陽能驅動空調或風機,存在類似問題。
發明專利20171372318.2公開了一種由無葉風扇和控制器組成的車內降溫系統,通過溫度傳感器測量車內溫度,通過單片機處理與控制無葉風扇,無葉風扇與控制器均由車載蓄電池驅動。該專業系統非常復雜、成本高,而且對車載蓄電池電量消耗較大。
發明專利201810082448.0公開了一種包括進風管、排風管等在內的車輛通風散熱裝置,提及通過溫度傳感器檢測溫度值,并進而決定排風動作實現車內降溫。然而,該專利未提及驅動動力來源,泊車時難以應用。
實用新型專利201721551357.4公布了一種包括進風口、排風口等的車用通風散熱裝置,由風機驅動實現車內通風散熱。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車內通風布控系統,本系統具有在無需消耗電力等能源的情況下,通過車外自然風風壓作用與通風裝置高度差形成的熱壓作用下,實現泊車車內較好的自然通風,降低車內溫度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車內通風布控系統,其包括一個以上設置于車體上的通風裝置,所述通風裝置包括通風殼體,所述通風殼體為筒形狀,其一端設有防護網,所述防護網設于車體外側,通風殼體另一端置于車體內側;所述通風裝置通過車外自然風風壓作用和/或通過通風裝置相對高差形成的熱壓作用,實現泊車車內較好的自然通風,降低車內溫度。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通風殼體內套設有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為筒形狀能在通風殼體內軸向移動,其靠近防護網一端設有防蟲網,其另一端外周設有凸臺。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第一殼體遠離防蟲網的一端設有凹槽,凹槽內插有保溫內門,保溫內門將第一殼體兩端隔開。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通風裝置設置于車體對向車門上,通風殼體設有防護網的一端高度低于其另一端。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通風裝置設置于車體同側的前后端,通風裝置之間高度差h。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通風裝置設置于車體對向側的前后端,通風裝置之間高度差h。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所述通風裝置設置于車門把手凹槽內,通風殼體的防護網大小與車門把手凹槽相匹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華大學,未經南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5094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