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49609.7 | 申請日: | 2018-09-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24903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平兩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悠佩輸送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B25/26 | 分類號: | E01B2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441 上海市寶***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導向裝置 道岔軌道 固定直軌 活動框架 軌道 彎軌 活動彎軌 固定端 受力 小車 本實用新型 導軌連接板 軌道連接板 小車主動輪 使用壽命 整體受力 導向板 鋼結構 活動端 內框架 支撐板 平順 減小 撓度 內板 道岔 行駛 化解 維護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包括固定彎軌和活動彎軌,所述固定彎軌固定于活動框架的下方一側,且活動框架的下方中間一側固定有固定直軌一,并且活動框架的下方中間另一側設置有固定直軌二,所述活動彎軌安裝于固定彎軌的一端,所述固定直軌一的一端安裝有導向板一。該道岔軌道導向裝置,延長了道岔的使用壽命,消除了小車通過時的故障,降低了維護成本,用一個導軌連接板將兩個軌道對接,小車主動輪從固定端軌道進到活動端軌道,軌道受力通過軌道連接板將力傳到固定端框架直至被鋼結構化解,減少內框架整體受力,使得內外框架同時受力,內板支撐板撓度值減小,軌道對接平順,小車行駛流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中自動化運輸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自動化運輸行業空中運輸系統離不開對道岔的使用,一般道岔由直軌和彎軌組成,分固定軌道和活動軌道,固定軌道和活動軌道斷面分開。
根據線路規劃,道岔上彎軌和直軌不斷切換使用,當小車進入軌道時,從固定軌進入到內框架活動軌道上時,小車和貨物的載荷作用在內板軌道上,內框架整體會有一定量的下降,活動軌道和固定軌道形成高低差,軌道上表面不平齊,會產生兩個問題,問題1:內框架支撐板會產生撓度,一段時間后內框架支撐板會產生明顯的彎曲變形,整個內框架支撐板需要更換;問題2:小車的輪子材質使用的是聚氨酯,當輪子經過固定軌道和活動軌道時,輪子與軌道截面產生臺階磨損,將輪子表面磨成缺口,輪子需要更換,故對整個道岔壽命有影響,增加維修成本,現在大部分公司都是通過增加內板支撐板的厚度或者更換型材來增加剛度,減少內框架支撐板的撓度值,延長道岔壽命,存在維修成本較高和使用麻煩等缺點,因此我們設計了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小車和貨物的荷載作用會使內框架整體整體向下運動導致的內框架支撐板會產生明顯的彎曲變形和輪子磨損較快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道岔軌道導向裝置,包括固定彎軌和活動彎軌,所述固定彎軌固定于活動框架的下方一側,且活動框架的下方中間一側固定有固定直軌一,并且活動框架的下方中間另一側設置有固定直軌二,所述活動彎軌安裝于固定彎軌的一端,且活動彎軌的一側設置有活動直軌,所述固定直軌一的一端安裝有導向板一,所述活動彎軌的一端安裝有導向板二,且活動彎軌的另一端設置有導向板三。
優選的,所述固定直軌一和固定直軌二關于活動框架對稱設置,且固定直軌一和固定直軌二均與活動框架構成滑動結構。
優選的,所述活動彎軌的兩端分別與固定彎軌和固定直軌二相接。
優選的,所述活動直軌的長度和固定直軌一與固定直軌二之間的距離長度相等,且活動直軌與固定直軌一之間的距離長度和固定彎軌與固定直軌二最近距離長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導向板一、導向板二和導向板三分別與固定彎軌、固定直軌一和固定直軌二相互貼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道岔軌道導向裝置,延長了道岔的使用壽命,消除了小車通過時的故障,降低了維護成本,用一個導軌連接板將兩個軌道對接,小車主動輪從固定端軌道進到活動端軌道,軌道受力通過軌道連接板將力傳到固定端框架直至被鋼結構化解,減少內框架整體受力,使得內外框架同時受力,內板支撐板撓度值減小,軌道對接平順,小車行駛流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仰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后視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悠佩輸送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悠佩輸送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49609.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