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碼頭抗震支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8212.X | 申請日: | 2018-08-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90400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6-28 |
| 發明(設計)人: | 夏高響;夏偉;汪海生;徐啟文;佘然;李文遠;魯小偉;衛林梟;韓越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3/06 | 分類號: | E02B3/06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肖健 |
| 地址: | 230011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底座 下底座 鋼球體 碼頭 碼頭上部結構 本實用新型 螺栓 凹圓弧形 抗震支座 螺栓孔 下支座 球體 彈簧 樁帽 碼頭結構 內部設置 下底座體 相對移動 上底板 上支座 下底板 橡膠圈 環向 豎向 抗震 施工 制造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碼頭抗震支座,包括與碼頭上部結構連接的上底座,上開螺栓孔,上底座帶有環型鋼箍;與碼頭樁帽連接的下底座,上開螺栓孔,下底座帶有環型鋼箍;內含鋼球體,位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間;上底座對應鋼球體位置設置有凹圓弧形,與剛球體上部連接,下支座體對應鋼球體位置設置有凹圓弧形,與剛球體下部連接;上底座螺栓,連接上底板和碼頭上部結構;下底座螺栓,連接下底板和碼頭樁帽;上支座體和下支座體之間設置有豎向彈簧,可相對運動;下底座內部設置環向彈簧,可相對移動,上、下底座體的環型鋼箍之間設置有橡膠圈。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制造容易,可滿足不同碼頭結構的抗震需求,具有較大的推廣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碼頭抗震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抗震性優越的碼頭支座。
背景技術
港口作為水陸聯運的樞紐,對區域和國家的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碼頭作為重要的港口設施之一,對于維持港口的正常運營必不可少。碼頭結構除承受其自身重力、堆貨荷載、起重運輸機械荷載、船舶荷載、波浪力等荷載外,對于處于地震區的碼頭,還要遭受地震作用。國內外近年來的港口工程震害表明,碼頭結構在地震作用下易于遭到破壞,并會帶來極大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樁碼頭作為重要的碼頭結構型式之一,具有對波浪反射小、泊穩條件較好、對挖泥超深的適應性強和砂石料用料少等特點,并且特別適用于軟土地基,因而在港口工程中得到廣泛應用。
如何確保高樁碼頭結構在地震中的安全,如何選擇與設計合適的抗震和減隔震裝置以達到提高碼頭結構抗震性能的目的,是高樁碼頭設計的重要課題。在強震作用下,高樁碼頭的震害主要集中在下部樁基礎上,主要破壞形式為地基土液化和軟硬土層變化引起的樁身變形過大、叉樁破壞、樁和上部結構連接破壞、回填土液化、擋土結構破壞以及岸坡失穩等。上部結構的破壞主要表現在高樁碼頭樁臺碰撞、錯動、擠壓及扭轉,并且在前方和后方樁臺的伸縮縫處以及相鄰結構段分縫處的面板和路面混凝土損壞,門機軌道的損壞以及振動造成的門機破壞。
本申請人閱讀大量國內外碼頭抗震、減隔震文獻及專利發現目前市場上基本沒有專門用于高樁碼頭的抗震支座。市面上的其他抗震支座一般結構比較復雜,制造加工工藝要求較高,不利于生產加工,施工不方便且造價高。同時,抗震支座實現結構自動復位的功能的方面出現很多不足,甚至難以實現結構構件的自動恢復到原本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安全和功能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提出一種具有自動復位功能、結構簡單穩定的抗震支座。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以自動復位、抗扭和抗拉拔的新型碼頭抗震支座,用于解決上述背景提出的現有技術中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碼頭抗震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與碼頭上部結構連接的上底座,上開螺栓孔,上底座帶有環型鋼箍;與碼頭樁帽連接的下底座,上開螺栓孔,下底座帶有環型鋼箍;內含鋼球體,位于上底座和下底座之間;上底座對應鋼球體位置設置有凹圓弧形,與剛球體上部連接,下支座體對應鋼球體位置設置有凹圓弧形,與剛球體下部連接;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表面均設置有耐磨層;上底座螺栓,連接上底板和碼頭上部結構;下底座螺栓,連接下底板和碼頭樁帽;上支座體和下支座體之間設置有豎向彈簧,可相對運動;下底座內部設置環向彈簧,可相對移動,上、下底座體的環型鋼箍之間設置有橡膠圈。
優選的,所述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表面設置有聚四氟乙烯不粘涂層。
優選的,環形橡膠圈形成抗震支座內部密封。
優選的,環向彈簧沿鋼球體徑向方向設置,端部弧形。
優選的,環向彈簧長度大于下底板環型鋼箍半徑與鋼球體半徑的差值。
優選的,豎向彈簧高度大于鋼球體直徑,上下端部固定。
優選的,上連接部和下連接部的凹圓弧形球面半徑均不小于鋼球體的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未經安徽省交通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8212.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