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及汽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421213.1 | 申請日: | 2018-08-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707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東海;尹卓;陳國其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3K17/16 | 分類號: | H03K17/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安利霞 |
| 地址: | 102606 北京***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容 輸入口 第一端 電磁干擾抑制電路 端口連接 電機控制器 本實用新型 電磁兼容性 輻射發射 干擾電流 干擾控制 共模電流 降低干擾 流通環路 傳導 整車 汽車 流通 | ||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及汽車。該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包括: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IGBT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連接;第二電容和第三電容的第一端均與所述IGBT的第一端口連接;第四電容和第五電容的第一端均與所述IGBT的第二端口連接;第六電容、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第十電容和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分別與所述IGBT的第一輸入口、第二輸入口、第三輸入口、第四輸入口、第五輸入口和第六輸入口連接。上述方案通過在電機控制器內部提供共模電流流通的路徑,形成最小的干擾電流流通環路面積,使干擾控制在最小的環路內,降低干擾傳導及輻射發射的強度,提高了整車及電機控制器的電磁兼容性。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電動汽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及汽車。
背景技術
純電動汽車采用車載蓄電池提供動力,其中高壓大功率的電力電子裝置和驅動電機在工作時會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同時電動汽車比傳統汽車增加了更多的高壓線束和CAN通信線束,干擾會通過電纜和底盤對CAN通信線束造成影響,而CAN總線用來完成電動汽車三大系統之間的通信,直接關系到電動汽車的安全。
因此從電動汽車安全性及可靠性的角度考慮,電動汽車的電磁干擾抑制問題尤為重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及汽車,用以解決電動汽車整車及電機控制器的電磁兼容性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電磁干擾抑制電路,包括:
第一電容,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端口連接;
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二端口連接;
第二電容,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端口連接;
第三電容,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端口連接;
第四電容,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二端口連接;
第五電容,所述第五電容的第一端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二端口連接;
所述第二電容、第三電容、第四電容和第五電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進一步地,所述的電磁干擾抑制電路,還包括:
第六電容,所述第六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輸入口連接;
第七電容,所述第七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二輸入口連接;
第八電容,所述第八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三輸入口連接;
第九電容,所述第九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四輸入口連接;
第十電容,所述第十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五輸入口連接;
第十一電容,所述第十一電容的第一端與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六輸入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六電容、第七電容、第八電容、第九電容、第十電容和第十一電容的第二端均接地。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輸入口、第二輸入口和第三輸入口還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一端口連接;
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四輸入口、第五輸入口和第六輸入口還與所述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的第二端口連接。
一種汽車,包括上述的電磁干擾抑制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42121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弧切換的有載分接開關
- 下一篇:一種上電復位電路和上電復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