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381601.1 | 申請日: | 2018-08-2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80210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4-30 |
| 發明(設計)人: | 鄭少雄;殷憲峰;唐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
| 主分類號: | B63B13/00 | 分類號: | B63B13/00;B63J4/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君咨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37 | 代理人: | 張耐寒 |
| 地址: | 51000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污水井 主機艙 機艙 連通 艙底水艙 收集系統 艙底泵 干式艙 底水 水泵 貨艙 連接管路 船舶 本實用新型 止回閥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包括多個機器處所艙、多個貨艙、主機艙、推進機艙和艙底水艙,所述機器處所艙和貨艙內均設置有多個污水井,多個污水井之間通過連接管路連通,各個污水井與所述連接管路的連接處設置有止回閥,所述主機艙內設置有主機艙日用艙底水泵和主機艙艙底泵;所述主機艙日用艙底水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所述主機艙艙底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所述推進機艙內設置有推進機艙日用艙底水泵和推進機艙艙底泵。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船舶艙底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
背景技術
艙底水是指機艙或貨艙艙底積水,專門用于排除艙底積水的管路系統稱為艙底水系統。艙底水系統主要由艙底水泵、艙底水管路、油水分離器及有關閥件組成。艙底水系統的作用是根據船舶營運的需要,及時將機艙和貨艙積水進行油水分離處理后排至舷外,達到清除船舶艙底積累的污水油的目的。
一般而言,正常運行的船舶,機艙艙底積水量為1~10m3/d;當船舶破損時,艙底水系統還可用于應急排出積水。而艙底水必須得到及時的排除,否則艙底水會影響船舶的穩定性,使船體的結構銹蝕和使機器處所處于潮濕環境,嚴重時會危及船舶的安全。排放的方法是在各艙的艙底設置污水井,使艙底水隨著船舶搖晃流至污水井內聚集,在污水井處裝上吸入過濾器,并與吸入管路相通,當水位達到一定高度時值班人員開啟艙底水泵,把艙底水輸送到油水分離器處理,然后把污油排放到污油艙,把水從排舷外管排放出去。
科考船舶不同于普通商船,一般商船除了將艙底水系統用于抽取機器處所的艙底水外,更重要的是用于抽取貨艙內的積水。相對來說,商船的機器處所較少,設備分布較為集中,因此機器處所的艙底水也相對集中,便于管理。而科考船受船型及搭載可靠設備的影響,機器處所多,設備分布相對不集中,因此收集艙底水的污水井較多。這樣就直接導致艙底水管路較長,艙底水泵工作時達不到真空度或吸空的可能性增加,使得艙底水泵無法正常工作。
更為重要的是,當船舶在外力作用下遭到損傷,船舶將會進水,如果船舶某艙室破損嚴重,那么該艙室的進水速度大于排水速度,此時需關閉進出該破損艙室的水密門。如果破損的地方正好位于泵浦所在的機器處所,污水泵及該艙內的所有機械設備將停止工作,這將導致該艙內的污水無法排出。即使破損位置已被堵住,艙外的水無法進入艙內,但由于污水泵無法工作而使得進水艙的水無法被排出。而該艙內連通的相關閥門也無法關閉,這樣會影響到別的泵浦的工作,嚴重情況下會因為閥門未關閉而導致管路之間相通而產生串水,使船上險情不斷。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其能將污水井內的污水及時排至艙底水艙內且能有效防止泵啟動時出現吸空的情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船舶干式艙底水收集系統,包括多個機器處所艙、多個貨艙、主機艙、推進機艙和艙底水艙,所述機器處所艙和貨艙內均設置有多個污水井,多個污水井之間通過連接管路連通,各個污水井與所述連接管路的連接處設置有止回閥,所述主機艙內設置有主機艙日用艙底水泵和主機艙艙底泵;所述主機艙日用艙底水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所述主機艙艙底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所述推進機艙內設置有推進機艙日用艙底水泵和推進機艙艙底泵;所述推進機艙日用艙底水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所述推進機艙艙底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
進一步地,所述船舶艙底水收集系統還包括艏側推艙,所述艏側推艙內設置有艏部噴射泵,所述艏部噴射泵的一端通過管路與各個污水井連通,另一端通過管路與所述艙底水艙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未經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38160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船用圓筒式多孔徑設備安裝基座
- 下一篇:道門防護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