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60768.2 | 申請日: | 2018-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0151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5 |
| 發明(設計)人: | 姜志鵬;沈照建;田忠超;任愛美;劉宇舟;王立泉;徐高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5J5/02 | 分類號: | B25J5/02 |
| 代理公司: | 濟南千慧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2 | 代理人: | 姜月磊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北京經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機器人本體 軌道行走裝置 減速電機 同步帶輪 新型軌道 集電器 行走輪 機器人 輸出軸連接 定位準確 對稱設置 接觸連接 配合連接 消耗材料 滑觸線 同步帶 導軌 軌道 生產成本 | ||
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包括機器人本體,所述機器人本體上設有兩個沿機器人本體對稱設置的行走輪,所述行走輪放置在軌道上,所述機器人本體上分別設有減速電機和集電器,所述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與設置在導軌內側面上的同步帶配合連接,所述集電器與設置在軌道內側面的滑觸線接觸連接,它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產成本,效率高,定位準確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軌道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已經從原始的手工時代逐漸向機器時代過渡,尤其是機器人的應用更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然而機器人在移動行走的過程中,機器人軌道更是成為機器人行走過程中重要的輔助部分,一方面現有技術中機器人軌道多為H型軌道,這種H型軌道材料消耗大,導致生產成本高,另一方面在機器人的行走系統中大多采用齒輪傳動、蝸桿傳動、絲杠傳動、鏈傳動等方式,以上傳動方式存在成本高、定位不準確、效率低的缺點不能滿足機器人軌道中行走裝置的傳動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它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產成本,效率高,定位準確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包括機器人本體,所述機器人本體上設有兩個沿機器人本體對稱設置的行走輪,所述行走輪放置在軌道上,所述機器人本體上分別設有減速電機和集電器,所述減速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同步帶輪,所述同步帶輪與設置在導軌內側面上的同步帶配合連接,所述集電器與設置在軌道內側面的滑觸線接觸連接。
所述軌道為倒U型狀,所述軌道開口端設有與軌道一體設置的支撐板,所述行走輪放置在支撐板上。
所述同步帶位于軌道的其中一側面的內側,所述滑觸線位于軌道的上端面的內側,所述同步帶與設置在機器人本體上一端的同步帶輪配合連接,所述滑觸線與機器人本體上另一端的集電器接觸連接。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具有消耗材料少降低了生產成本,效率高,定位準確的優點。通過將軌道設置為倒U型,改變了傳統的H型節約了材料,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在軌道上增設同步帶,將同步帶與機器人本體上的同步帶輪配合,提高了定位準確度,通過在軌道上設置滑觸線與機器人本體上的集電器接觸連接,為機器人提供電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中,1、機器人本體,2、軌道,3、行走輪,4、減速電機,5、同步帶,6、同步帶輪,7、滑觸線,8、集電器,9、支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2所示,一種新型軌道機器人軌道行走裝置,包括機器人本體1,所述機器人本體1上設有兩個沿機器人本體1對稱設置的行走輪3,所述行走輪3放置在軌道2上,所述機器人本體1上分別設有減速電機4和集電器8,所述減速電機4的輸出軸連接有同步帶輪6,所述同步帶輪6與設置在導軌2內側面上的同步帶5配合連接,所述集電器8與設置在軌道2內側面的滑觸線7接觸連接。
通過在軌道2上增設同步帶5,將同步帶5與機器人本體1上的同步帶輪6配合,提高了定位準確度,通過在軌道2上設置滑觸線7與機器人本體1上的集電器8接觸連接,為機器人提供電能。
所述軌道2為倒U型狀,所述軌道2開口端設有與軌道2一體設置的支撐板9,所述行走輪3放置在支撐板9上,一方面將軌道2設置為倒U型是為了節省材料,降低生產成本,另一方面與導軌一體設置的支撐板9支撐行走輪3在其上方滾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方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6076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