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智能循跡小車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244784.2 | 申請日: | 2018-08-0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73146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29 |
| 發明(設計)人: | 余莎麗;梁力培;祝存耀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5D1/02 | 分類號: | G05D1/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黃華蓮 |
| 地址: | 510000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體 藍牙通信模塊 顯示屏模塊 按鍵模塊 驅動電機 轉向裝置 支撐桿 舵機 智能循跡小車 本實用新型 供電模塊 控制裝置 運動裝置 電連接 動態數據 實時觀察 信號連接 輸出端 輸入端 底端 小車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循跡小車,包括車體、設于車體底部的運動裝置、與運動裝置電連接的驅動電機和舵機轉向裝置、支撐桿、CCD傳感器以及設于車體上的控制裝置;支撐桿的底端固定在車體上,支撐桿的頂端設有CCD傳感器;控制裝置包括藍牙通信模塊、按鍵模塊、顯示屏模塊、供電模塊以及CPU模塊,供電模塊與驅動電機、舵機轉向裝置、CCD傳感器、藍牙通信模塊、按鍵模塊、顯示屏模塊、CPU模塊電連接,用以提供電力;驅動電機、舵機轉向裝置、CCD傳感器、藍牙通信模塊與CPU模塊信號連接,按鍵模塊與CPU模塊的輸入端相連,CPU模塊的輸出端與顯示屏模塊相連。本實用新型能實時觀察小車的動態數據并進行修改、適用性強。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動控制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智能循跡小車。
背景技術
智能循跡小車又叫輪式機器人,在現代生活和工業現場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智能循跡小車能夠針對特定的路徑使用特定的傳感器進行路徑識別,按一定的算法使車體沿特定的路徑行走。
傳統的智能循跡小車都是以紅外管或者激光管作為圖像采集器件,紅外管到路面的距離有限制,超過一定的高度就采集不到信號,所以限制了智能車的前瞻,從而限制了車的速度。激光管雖然采集的距離比較遠,但是容易損壞,增加了硬件的制作要求,適應性不強。另外一點是以往我們無法實時讀取車子數據,無法通過外界設備對車子進行通信,并且無法對相關參數進行即時的調整。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循跡小車,其能夠在避開障礙物的同時實現實時觀察小車的動態數據并進行修改,適用性強。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智能循跡小車,包括車體、一設于所述車體底部的運動裝置、分別與所述運動裝置電連接的驅動電機和舵機轉向裝置、支撐桿、CCD傳感器以及設于車體上的控制裝置;所述支撐桿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車體上,所述支撐桿的頂端設有所述CCD傳感器;
所述控制裝置包括藍牙通信模塊、按鍵模塊、顯示屏模塊、供電模塊以及CPU模塊,所述供電模塊與所述驅動電機、舵機轉向裝置、CCD傳感器、藍牙通信模塊、按鍵模塊、顯示屏模塊、CPU模塊電連接,用以提供電力;所述驅動電機、舵機轉向裝置、CCD傳感器、藍牙通信模塊均與所述CPU模塊信號連接,所述按鍵模塊與所述CPU模塊的輸入端相連,所述CPU模塊的輸出端與所述顯示屏模塊相連。
進一步地,所述運動裝置包括設于所述車體頭部兩側的兩個前輪以及設于所述車體尾部兩側的兩個后輪,兩個前輪與所述舵機轉向裝置電連接以通過所述舵機轉向裝置轉向,兩個后輪與所述驅動電機電連接以通過所述驅動電機驅動。
進一步地,所述供電模塊包括第一供電單元和第二供電單元,所述第一供電單元與所述驅動電機、舵機轉向裝置、CCD傳感器電連接,所述第二供電單元與所述藍牙通信模塊、按鍵模塊、顯示屏模塊、CPU模塊電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顯示屏模塊為LCD顯示屏。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桿為碳素桿。
進一步地,所述驅動電機為伺服電機。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智能循跡小車相比于現有技術,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1、通過在所述支撐桿的頂端設有所述CCD傳感器,且所述CCD傳感器與所述CPU模塊信號連接;從而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智能循跡小車正常運行在地面時,當遇到障礙物時,設于所述支撐桿頂端的CCD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物后將信號傳送到CPU模塊,所述CPU模塊經過運算后發出指令控制所述驅動電機和所述舵機轉向裝置帶動整個小車進行轉向以避開障礙物,從而可以有效地解決激光管采集距離短、信號不穩定等問題,提高小車的適用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未經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24478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