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9537.0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6161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3-19 |
| 發明(設計)人: | 閆明鵬;彭森;蔣祖武;叢昊;李曉楠;林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64D27/26 | 分類號: | B64D27/2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丁曉峰 |
| 地址: | 20121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上接頭 連接區 底梁 側壁板 上壁板 吊掛系統 本實用新型 盒段 緣條 飛機 腹板連接 技術效果 一體形成 載荷能力 主承力框 吊掛 腹板 | ||
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該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包括一體形成的上接頭和盒段主承力框,其中,所述上接頭框包括上壁板連接區、中梁連接區、側壁板連接區和底梁連接區,盒段包括上壁板、中梁、側壁板、底梁緣條和底梁腹板,其中,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上壁板連接區與所述上壁板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中梁連接區與所述中梁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側壁板連接區與所述側壁板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底梁連接區與所述底梁緣條和底梁腹板連接。本實用新型能起到以下有益技術效果:提高吊掛受載荷能力。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航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
背景技術
吊掛上接頭是連接吊掛盒段與吊掛上連桿的結構,它將航空發動機產生的力匯聚,傳遞至吊掛上連桿,進而傳遞到機翼上。
在現有飛機吊掛系統中,其上接頭一般設計為后端抗拉、前端抗剪細長結構形式。
B737飛機上接頭安置在吊掛盒段上壁板之上,這種形式不僅使得接頭前段的疲勞加大,而且占用了大量的上部空間。
隨著O-DUCT形式短艙在民用飛機上的應用,對空間的要求特別突出,尤其是與短艙和發動機直接相關的吊掛對空間的需求更甚。O-DUCT短艙形式使得一部分系統轉移到了吊掛結構中,進一步壓縮了吊掛的可用空間。例如飛機吊掛上部空間被預冷器等其他系統占據,顯然上文中的上接頭結構形式不能滿足要求。
針對以上這種情況,也出現了許多解決辦法,但基本上都是采用類似B737的結構,只是對接頭做局部加強。對接頭做局部加強的方案雖然解決了上蓋面空間狹窄的問題,但是由于傳力面積的縮小,對緊固件的承載能力十分苛刻,對于大推力發動機的傳載是不適用的。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其能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提高吊掛受載荷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以上目的通過一種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來實現,所述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包括一體形成的上接頭和盒段主承力框,
其中,所述上接頭框包括上壁板連接區、中梁連接區、側壁板連接區和底梁連接區,盒段包括上壁板、中梁、側壁板、底梁緣條和底梁腹板,
其中,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上壁板連接區與所述上壁板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中梁連接區與所述中梁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側壁板連接區與所述側壁板連接,所述上接頭框在所述底梁連接區與所述底梁緣條和底梁腹板連接。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能起到以下有益技術效果:提高吊掛受載荷能力。
具體地說,上接頭和盒段主承力框一體形成上接頭框,因此上接頭成為盒段的一部分,將受載荷分布到整個盒段上,增強了結構剛度,因此提高了吊掛受載荷能力。
較佳的是,所述上接頭框通過銷子與上連桿連接。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能起到以下有益技術效果:通過合適的方式實現了上接頭框與上連桿的連接。
較佳的是,所述上接頭框的站位與載荷方向基本上一致。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能起到以下有益技術效果:上接頭框的站位與載荷方向基本上一致,因此傳力(載荷)路線短。
較佳的是,所述上接頭框構成所述盒段的一部分。
根據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飛機吊掛系統的上接頭框能起到以下有益技術效果:將受載荷分布到整個盒段上,進一步提高了吊掛受載荷能力。
較佳的是,所述上接頭框基本上不占用所述盒段的上部空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953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