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有效
| 申請號: | 201821025747.2 | 申請日: | 2018-06-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83370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9-01-04 |
| 發明(設計)人: | 李艷飛;董選昌;曲烽瑞;張耿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G1/02 | 分類號: | H02G1/02;B60F5/02;B64C3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劉艷麗 |
| 地址: | 51062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測量感應 行走機構 滾輪 帶電作業機器人 輸電線 粗調 上線 細調 處理機構 飛行機構 上線裝置 處理器 殼體 本實用新型 帶電作業 人工遙控 電連接 體內 |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包括處理機構;處理機構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處理器;還包括:探尋上線裝置,一側端設置在殼體的一側面的滾輪行走機構以及設置在殼體的另一側面的飛行機構;探尋上線裝置包括設置在滾輪行走機構一側面的、用于感應輸電線粗調位置的粗調測量感應設備以及設置在滾輪行走機構一側面的、用于感應輸電線細調位置的細調測量感應設備;處理器分別與飛行機構、滾輪行走機構、粗調測量感應設備以及細調測量感應設備電連接。本實用新型能夠通過自主識別輸電線的位置,進行實現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自主上線,避免了人工遙控上線,降低了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上線成本。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
背景技術
輸電線路的可靠性是保障電網安全運行的重要前提,而對輸電線路巡檢可提高輸電線路的可靠性,有效消除可能的隱患或損失。輸電線路一般位于野外,需要人工定期巡視,不僅工作量較大,也存在一定風險,目前無人機的發展越來越成熟,但采用無人機巡檢存在航空管制以及續航時間影響,所以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逐漸發展起來,然而目前的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如何送上輸電線路是個難題,需對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需要停電安裝,或者需要復雜的設備把機器人運送到輸電線路上,耗費時間以及人力。
在實現過程中,發明人發現傳統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將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的輪子掛在輸電線路上進行巡檢操作時,上線操作困難,且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傳統的對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上線操作困難,且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兩棲帶電作業機器人,包括處理機構;處理機構包括設置在殼體內的處理器;還包括:探尋上線裝置,一側端設置在殼體的一側面的滾輪行走機構以及設置在殼體的另一側面的飛行機構;
探尋上線裝置包括設置在滾輪行走機構一側面的、用于感應輸電線粗調位置的粗調測量感應設備以及設置在滾輪行走機構一側面的、用于感應輸電線細調位置的細調測量感應設備;
處理器分別與飛行機構、滾輪行走機構、粗調測量感應設備以及細調測量感應設備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滾輪行走機構包括滾輪裝置以及連接在滾輪裝置和殼體之間的支撐桿;支撐桿的一側面裝設粗調測量感應設備、細調測量感應設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滾輪行走機構還包括第一電機和連接在處理器與第一電機之間的滾輪驅動器;第一電機通過電機轉軸連接滾輪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滾輪裝置包括第一滾輪、第二滾輪以及連接在第一滾輪和第二滾輪之間的滾輪連接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粗調測量感應設備為激光雷達設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細調測量感應設備為成像測量敏感器設備。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飛行機構包括旋翼裝置以及連接在旋翼裝置和殼體之間的飛行連接桿。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旋翼裝置包括旋翼件、第二電機和連接在處理器與第二電機之間的飛行驅動器;第二電機通過電機轉軸連接旋翼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連接殼體的支撐腳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設置在殼體上的攝像裝置;攝像裝置連接處理器。
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一個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和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未經廣州供電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10257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配電電纜用除冰桿
- 下一篇:一種架空輸電線路巡檢機器人行走夾持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