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918812.8 | 申請日: | 2018-06-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89437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21 |
| 發明(設計)人: | 劉冶;李云龍;車顯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B11/06 | 分類號: | G01B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開陽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10 | 代理人: | 要然 |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車輪傳感器 攝像機 閘片 鐵軌 磨耗檢測裝置 列車車輪 控制器 抓取 本實用新型 避免誤判 車輪定位 軌道交通 計算誤差 圖像采集 圖像信息 硬件結構 減小 車輪 采集 圖像 檢測 保證 | ||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包括控制器、用于檢測車輪經過的車輪傳感器和用于采集閘片圖像的攝像機,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與控制器相連接,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安裝在鐵軌上且相鄰近地置于鐵軌內側或外側。通過一個車輪傳感器和一個攝像機即可完成單側閘片圖像采集,硬件結構非常簡單,通過將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安裝在鐵軌上且相鄰近地置于鐵軌內側或外側,可以增加對車輪定位的準確性,保證攝像機對閘片圖像信息抓取的精確度,減小計算誤差,避免誤判。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軌道交通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基礎制動裝置是列車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基礎制動裝置中制動盤和制動閘片的材料直接影響列車的制動性能。隨著不斷地磨損,制動閘片會越來越薄,當閘片達到一定的厚度后會影響列車制動性能,需要及時更換。目前有以下幾種方式檢查閘片磨耗:(1)鐵路部門依靠人工檢查的方式對閘片磨耗情況定期進行檢查檢修;(2)檢修人員攜帶檢測設備對閘片磨耗進行檢查檢修;(3)通過技術手段,自動檢測閘片磨耗:在車底安裝檢測設備,打一束激光到閘片上,通過高速相機提取激光輪廓,通過對圖像采集、圖像處理、三維重建、尺寸計算等算法實現閘片磨耗的測量。
上述檢測方式存在以下缺點:通過人工檢查或檢修人員攜帶檢測設備定期檢查的方式,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上線檢查,且檢查精度不高,存在很多誤判因素,閘片磨損異常不能及時發現;通過技術手段自動檢測的方式,由于列車在高速運行中,存在對閘片位置抓取不準確的問題,會影響后續計算處理精度,容易造成誤判。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或者至少部分地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包括控制器、用于檢測車輪經過的車輪傳感器和用于采集閘片圖像的攝像機,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與控制器相連接,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安裝在鐵軌上且相鄰近地置于鐵軌內側或外側。
優選地,車輪傳感器為磁鋼傳感器。
優選地,攝像機與車輪的軸成角度地設置。
優選地,還包括用于檢測列車速度的速度傳感器,速度傳感器安裝在鐵軌上,且速度傳感器與控制器相連接。
優選地,速度傳感器為磁鋼傳感器。
優選地,攝像機為高速面陣相機。
優選地,控制器為工控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實用新型的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通過車輪傳感器對經過的車輪的檢測可觸發攝像機對車輪閘片進行圖像采集,通過控制器對采集到的圖像信息進行識別、測量和計算,可獲得閘片厚度,得出閘片磨耗,從而實現閘片厚度的自動測量,可及時獲知閘片磨耗異常;通過一個車輪傳感器和一個攝像機即可完成單側閘片圖像采集,硬件結構非常簡單,通過將車輪傳感器和攝像機均安裝在鐵軌上且相鄰近地置于鐵軌內側或外側,可以增加對車輪定位的準確性,保證攝像機對閘片圖像信息抓取的精確度,減小計算誤差,避免誤判。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列車車輪閘片磨耗檢測裝置的主視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華開領航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918812.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