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機器人底座有效
| 申請號: | 201820898115.0 | 申請日: | 2018-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77242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8-08-14 |
| 發明(設計)人: | 黃玫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B25J9/00 | 分類號: | B25J9/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域智慧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陳千;何悅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底座本體 車輪架 紅外感應器 機器人底座 本實用新型 車輪 伺服電機 轉向裝置 控制器 通孔 電機 伺服電機輸出端 從動車輪 電性連接 技術模擬 倒T字型 聯軸器 輸出端 萬向軸 人腿 軸承 移動 | ||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機器人底座,包括底座本體、控制器,底座本體的中心位置設有通孔,通孔內設有轉向裝置,轉向裝置包括伺服電機、車輪架,車輪架呈倒T字型設置,車輪架的頂端通過聯軸器與伺服電機輸出端連接,車輪架的其中一端設有電機a,電機a的輸出端設有車輪,車輪架的另一端通過軸承連有車輪;底座本體的四端通過萬向軸分別設有從動車輪,底座本體的前端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紅外感應器,底座本體靠近前端面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紅外感應器;控制器分別與伺服電機、紅外感應器電性連接。將機器人底座設置成車輪移動,相比現有技術模擬人腿結構,本實用新型裝置行走更穩定,及行走速度可快可慢。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器人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器人底座。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推進,智能機器人技術的不斷發展,各高職院校承擔著輸送和培養智能制造的重擔。而隨著經濟的發展,服務業興起,服務機器人在生活中越來越普及,然而,針對現有技術中的服務機器人,完全模擬人的雙腿,存在行走不穩定及行走緩慢等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機器人底座。解決了行走不穩定及行走緩慢等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機器人底座,包括底座本體、控制器,所述底座本體的中心位置設有通孔,所述通孔內設有轉向裝置,所述轉向裝置包括伺服電機、車輪架,車輪架呈倒T字型設置,車輪架的頂端通過聯軸器與伺服電機輸出端連接,車輪架的其中一端設有電機a,所述電機a的輸出端設有車輪,車輪架的另一端通過軸承連有車輪;所述底座本體的四端通過萬向軸分別設有從動車輪,所述底座本體的前端面的兩側各設有一個紅外感應器,底座本體靠近前端面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紅外感應器;所述控制器分別與伺服電機、紅外感應器電性連接。
所述車輪架的另一端設有電機b,所述電機b的輸出端通過聯軸器與車輪的軸桿連接。
所述電機a、電機b為正反轉電機,電機a、電機b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還包括用以制動車輪的剎車裝置,所述剎車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本體上的剎車支架,所述剎車支架呈“人”字形設置,剎車支架的主干與其兩支架彈性連接,剎車支架的兩支架之間設有彈簧a,所述彈簧a拉伸設置,剎車支架的兩支架的末端設有剎車片,所述剎車片對著車輪一面的兩端設有電磁鐵,所述電磁鐵與控制器電性連接。
所述車輪架上設有若干彈簧b,所述彈簧b的另一端固定在底座本體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 將機器人底座設置成車輪移動,相比現有技術模擬人腿結構,本實用新型裝置行走更穩定,及行走速度可快可慢;
2. 底座本體的中心位置設置主動車輪,底座本體的四端通過萬向軸分別設有從動車輪,主車動輪帶動從動車輪運動,相比模擬汽車車輪的運動過程,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且轉向易控制;
3. 還包括用以制動車輪的剎車裝置,實現即走即停的機動化控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方向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實施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成都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8208981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無人機械傳送手臂
- 下一篇:X軸運動機構及具有X軸運動機構的機器人





